"采茶戏进校园"活动把采茶戏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图为赣州市厚德路小学学生在校园里表演赣南采茶戏。
在危机中传承发展 赣南采茶戏
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经典表演特征离我们渐行渐远。近年来,随着赣南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采茶戏的热潮持续高涨,经典的采茶戏与老百姓渐行渐近,在赣南大地遍地开花。
有人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个时代有卡拉OK、电影电视,为何还需要采茶戏呢?其实,在采茶戏的光影里有着客家人的旧时阳光。
目前,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整体状况良好,但就全市而言发展还不够平衡,采茶戏依然面临着危机,她的传承发展之路在希望与担忧中前行。
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副院长侯祺幼告诉记者,由于受到经济和人才培养的制约,少数县的采茶剧团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演出,有的剧团配制不全,缺编剧,缺导演,缺音乐创作,甚至缺乐队,创作演出受到严重的制约。另外,赣南采茶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理论研究以及对剧种的音乐、语言、表演、服饰等方面的规范,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赣南采茶戏的传承还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如现在专业老艺人寥寥无几,退休演员年事已高。全市采茶戏编剧创作队伍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余人锐减到今天的不到10人,呈现后继无人之困境。剧目生产缺乏财力,地方戏没"戏"无法占领阵地、占据市场,很难争夺观众。演职人员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等等。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我市在传承和保护赣南采茶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采茶戏的活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chabohui/chazhan/1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