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茶业供给侧要在实施过程中运用“无中生有”的战略思维,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茶产业的亲民、便民和利民,最终大范围造福人民。
首先,茶产业如何理解“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一种创新思维,对于茶产业来说,“无中生有”战略思维首先是改变决策者看问题的高度,转变决策者看问题的角度,让决策者看到之前没有看到的特色、资源,然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运用“排列组合”的朴素思维,让本来没有独特优势的茶叶品牌,立即拥有一系列独特优势;让本来处于劣势的茶叶品牌,立即处于优势。
这些茶叶有着独特品质,之前没有展示出来,消费者不知道,一旦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就能被消费者快速感知到,然后再被消费者认可和选购。这种展示优势的过程,就是把之前没有表达出来的给生动表达出来,传播开来,并且能够吸引大量潜在客户。这样的品牌营销,本质上就是“无中生有”,即从“无优势”变得“有优势”,又从“无顾客”变得“有顾客”。
一旦进行类似的操作,之前让少有人问津的茶叶或其它产品就会成为消费者争先追捧的香饽饽。
例如,我们在湖北、安徽、贵州、黑龙江、江西、福建、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品牌战略咨询服务时,都会帮助决策者科学系统地认识品牌和竞争的实质,一旦决策者重视了、消化了、改变了,“无中生有”的战略思维就有可能落地,获得大量之前没有重视的资源,快速凸显产品和品牌优势。
其次,“无中生有”如何推动供给侧改革?
我们需要大量高品质的产品,生活中却找不到,这就需要“无中生有”,实施供给侧改革,用高品质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我们现在需要大量令人放心的茶叶,但在消费者看来,注意,是“在消费者看来”,市场上的供给显然是“不足”的。这个“不足”有两层含义,理解了更能利用“无中生有”推动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其一,原本就没有令人放心的茶叶,这就需要扎扎实实地把产品生产出来,“无中生有”,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否则,很多人就会抱着“外国月亮更加圆”的想法,去买其它国家的茶叶,我就看到一个新西兰茶叶的宣传,强调的正是无污染之类的绿色品质。
茶叶行业之外,更有很多消费者争先恐后地去国外卖东西,日本人还因此创造了“爆买”一词。例如,中国游客2015年在日本花费了将近800亿元人民币,让“爆买”这样一个日本商家专门为中国游客创造的词汇成为了日本年度词汇。
不能否认有些产品,国外的确实比中国好,也的确有不少中国企业不争气,愣是把很多中国品牌给搞砸了。对茶产业来说,必须要运用好“无中生有”从“供给侧”痛下决心,最好是把消费者当做自己的“儿子”,严格控制农药、肥料等,彻底解决农残超标等诸多质量问题,让消费者放心饮用。茶叶界需要这样的供给侧改革。
但是,中国还是有大量高品质产品的,这就引出一个非常痛心的话题,“产品令人放心”和“消费者认为产品令人放心”是两回事。再拿茶叶为例,我们看到不少贵州高山茶园、徽岚高山茶园的生态环境时很惊讶,这么和谐的环境,山清水秀与雾缭绕,其生长出来的茶叶自然能够保障好品质。但是很可惜,很多消费者不知道。
这就引出了“供给不足”的第二次含义,即,中国市场本来存在着大量高品质的产品,但是因为品牌营销不力,也可能是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让很多消费者不知道或不相信中国也有很多好产品。就像奶粉业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当时中国同样有三元、贝因美等中国奶粉品牌立于干净之地,令人尊敬!
当然,解决第二类“供给不足”,最重要是地方政府或茶叶企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做务实的品牌营销创新,通过运用“无中生有”的战略思维,挖掘并整合各种免费资源,充分展示现有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吸引人们关注和了解,自然就能来聚集越来越多的顾客,成功实施供给侧改革,同时也顺势破解了茶产业的产能过剩难题。
总之,直面当下,整个世界正在加速返回“村落时代”,这是大势所趋,中国茶产业同样不能漠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乃至任何一个茶叶公共品牌,只要想在这个产业立足下去,大家都必须及时把握并及早从上述两步落实“供给侧改革”,以把握新时代的茶业机遇。
作者简介:谢付亮
近20年品牌运作经验,100余场品牌塑造课程及论坛主讲嘉宾,专注于“一分钱做品牌”,已凭借超低投入为数十个品牌创造过知名度与美誉度。(文章来源:6月《茶世界》;作者:谢付亮)
茶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两步走!(上篇)
关于白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福建白茶网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dfdf3418 交流学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inwen/toutiao/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