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新:茶器的鉴别与运用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第一节:茶席的趣味之眼“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讲究通过器物的形态语言,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境界,抒发出超越物件本身的审美愉悦。茶席上的器物是依赖前期的制造者和后期使用者共同来完成它在茶席上的审美,所以,对茶器的选择、搭配运用是学习茶席设计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可以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一直不断学习,加深理解的功课。

王迎新:茶器的鉴别与运用

第一节:茶席的趣味之眼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讲究通过器物的形态语言,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境界,抒发出超越物件本身的审美愉悦。茶席上的器物是依赖前期的制造者和后期使用者共同来完成它在茶席上的审美,所以,对茶器的选择、搭配运用是学习茶席设计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可以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一直不断学习,加深理解的功课。

对陶瓷器物,对国内外各大陶瓷类别、形态的了解,对陶瓷胎泥成分、釉水成分的了解都有助于对茶器的挑选,找到最适合茶汤的器物。

紫砂、建盏、青瓷、青花、柴窑、甜白釉、德化、建水紫陶因其胎泥和釉水,烧结温度和烧制时窑内环境的不同,对茶汤和水的反应有着细微的差异。茶人在研茶的过程里,平日里对器物入微的观察和反复的实践,将对行茶前择器有着莫大的关系。

为了便于在此间学习,我在2014年的“茶道美学和茶席设计”课程中就设计了“一水间茶事研习品杯与汤感测试记录”的课程,用不同的茶盏分别盛同一种茶汤,让同学们在盲品的状态下,体察每个盏中茶汤的不同表现。这个课程在昆明弘益大学堂和南昌泊园的课程中都有运用,收集了几百份同学们填写的“一水间茶事研习品杯与汤感测试记录表”,并对参与的同学进行访问,了解他们的亲身体会,大多数同学真切地感受到了器与茶汤的关系。

王迎新:茶器的鉴别与运用

第二节:慧眼与寻找

一席中的器物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收集,一位有经验的茶人会留心每到之处,观察是否有适合的茶器,随时收集,以备将来之用。一次性要购买到所有的器物,又要使它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适茶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寻找是训练自己器物审美的能力的过程,寻找不是求奇、求怪,放弃第一眼的迷惑,注重器物内在的气质,联想它和茶最佳的契合程度,在不断的对比、审视之后所做的决定,往往给茶人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学习到的知识可能已经超越了器物本身。

一般来说,简单的器形更容易与茶席上的其他物件搭配,茶席上所有的角色都应该统一在茶席主题之下。生旦净末丑,哪一个都是在舞台上的一个分子。是协奏曲中偶尔分辨出的丝丝缕缕细节,而不是独奏中风格明显的大提琴。

王迎新:茶器的鉴别与运用

第三节:有“茶味”的器物创造

一个懂茶、喜欢茶的人制作出来的茶器是具有“茶味”的,因为他知道什么样子的壶嘴出汤滴水不漏,什么样的壶承能不喧宾夺主地衬托好紫砂壶、紫陶壶,什么的茶盏适合喝普洱还是大红袍。懂得与理解,再融入到设计中,是未来中国茶人和匠人拥有的极大创作空间和市场。

由于时代的原因,之前的茶器审美就像我们对于茶艺的审美一样,一直停滞在80、90年代的水准,2000年以后当茶人接触到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茶器制作、茶会形式,不仅耳目一新,为他们制作的人性化、器物的审美观所吸引,引发起历时多年的收藏热潮,茶席间以拥有一只日式或台湾制茶器为美。日本有保留得很好的匠人精神,保有对器物制作专注致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当国内爱茶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茶生活的审美越来越有识别度,因爱茶而投身到茶器研究、设计、制作的人将越来越多。

中国各地均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技术,有取之不尽的泥土和矿藏。大量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藏和成熟的冶炼技术,高品位的金、银、铜、铁、锡等资源丰厚,自汉到唐宋元明清,金属器物的制造技术就已经达到过顶峰。之前一直作为原材料出口的比例大于精细加工,近年来,因茶而兴的金属茶器制作正在形成。比如云南大理新华村从一个敲打当地老百姓日用银器的村庄逐渐转变为制作银茶壶的主要生产地,但因为当地审美意识、设计力量尚未成熟,目前以接受来样制作的器型比较多,还在处于对日本银壶的模仿阶段。期望茶人的介入能提高设计水准,设计制作出中国味道的银壶。

作为中国陶瓷制作人工资源与技术最为集中的景德镇,近年来更多的陶艺制作者投入到茶器的设计制作中来,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广泛地喝茶,从以前当地的绿茶、红茶到普洱茶、岩茶,对茶的感官接触越深,在制作中就更容易把握器物的特性,使茶器皆具实用与审美。

王迎新:茶器的鉴别与运用

此外河南的汝窑、钧窑,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福建建窑、德化窑、云南紫陶所在地的陶艺制作者或者技艺传承人都在逐步探究古法,在续古学习中尝试茶器的制作,并已有一批可以适用于茶席的作品面世。中国的每一类古窑都具备不同的时代性和适茶性,如黑釉系建盏宜于宋代点茶,青瓷类高古温润的气质质感偏稳定厚实,定窑中的白定和德化乳白而类玉的品杯适宜很多茶类的汤色鉴赏、闻香。

不是每一种陶瓷类别都适合所有的茶器,有的可能做花器比较有稳定感,有的是品杯之良伴,有的是茶壶的不二之选,熟悉陶瓷的泥与釉的表现形式与质感特征,才可以与茶事做最完美的契合。

一位茶者,在茶席中若就小壶冲泡,首先得做足准备工作。茶壶形状的选择,投茶量的计算,出水点的把握都需仔细拿捏,就个人经验来说,水平小壶适合年份较长的普洱生茶、熟茶、武夷名枞岩茶;梨形小壶宜泡台湾高山乌龙茶;只要掌握水温、出水点,茶汤相对较大体积的茶壶会更为饱满。

小壶出汤有限,每盏分到也不会太多,更令人有好茶难得的感叹,顿生惜茶之感,每泡茶汤细啜慢尝,茶中真味逐一在口腔中呈现,免去了解渴式的“牛饮”,静中体味吃茶之趣。(作者:王迎新,来源:人文茶道)

关于白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福建白茶网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dfdf3418 交流学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12583

(0)
上一篇 2019-08-21 14:30
下一篇 2019-08-21 14:44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如何挑选紫砂壶?

    当下冲泡茶品的茶壶材质以宜兴紫砂为主。90年代以前早期玩家只粗分紫砂(紫土、紫泥)、红土(红土、红泥、朱泥)。现代为增加市场区隔性,商家变化出多种名称以利销售。

    2017-10-28
    615
  • 养壶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这样做!

    1.用茶汤养壶,光润柔和泡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再拿热水淋一下,冲去茶渍,再拿茶巾擦拭,保持壶的洁净。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洗涤之下,紫砂壶会越发柔和绚丽,人称此法为“茶汤养壶”。

    2019-04-02
    582
  • 紫砂入门十讲:第三讲紫砂陶的起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二)

    二,陶器发展的硕果那么,紫砂陶是怎样走进人们的视野,逐渐演变成紫砂壶艺并被人们所宠爱的呢?饮茶要用器皿,器皿的选择反映出饮茶方式的变化。我国饮茶风气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所谓“唐煮宋点”,其方法虽有煎煮与烹点的区别,但共同特点是“团饼碾屑”,即都以饼茶为主,或说处于饼茶阶段。

    2018-02-16 茶器茶具
    617
  • 紫砂壶:出水哪种孔最好?

    自己的衡量准则,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凭借一种直观的感觉去判断。可能有的商家会告诉你,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其实,只要通过反复的使用和比较,还是不难发现一些被大众普遍”意会”,并下意识地广泛加以应用的标准。

    2019-07-24
    872
  • 紫砂壶泥料,紫泥的特征及优点

    什么是紫泥?紫泥,是宜兴紫砂陶土三大泥类中最主要的泥类,也是宜兴紫砂陶土中开发利用最早、最为普遍的一类泥料,宜兴紫砂陶土80%以上属于紫泥。宜兴紫砂陶土之所以被称之为“紫砂土”,与紫泥有着密切的关系。紫泥是指外观色泽以紫色为主,偏深偏杂的一类陶土。宜兴紫砂土是以紫泥为代表,紫泥,最能体现宜兴紫砂古朴典雅的特征,尽显紫砂风韵。紫泥质朴粗犷,沉郁顿挫,犹若成年男子,充满阳刚之气。用优质紫泥制作成的紫砂壶,经泡养后,温润如玉,有“紫玉金砂”之美誉。

    2018-07-31
    739
  • 紫砂壶,敲一下,就能知好坏?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

    2020-02-09
    835
  • 文革时期的紫砂工艺

    什么是文革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古玩商炒作古旧宜兴紫砂壶和当代名家紫砂壶,很快就炒出了天价,形成了紫砂收藏热。香港、台湾古玩商又到大陆收购“文革壶”。由于年代近,存世量大,价格低,易于收集,也引起了国内收藏者的重视。于是”文革壶“便成为紫砂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类。

    2019-10-24
    776
  • 紫砂壶,玩壶教你三招,避开大忽悠,提升玩壶眼力

      很多壶友都是刚刚接触紫砂的新手,玩壶一途道阻且长,很容易就会摔跤,买壶玩壶更是不知如何下手。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被忽悠,如何快速提高玩壶水平呢? &nb…

    2021-09-15
    416
  • 朱泥紫砂壶,贵在哪?又好在哪?

    你还在为那不是名家所作的朱泥壶而斤斤计较吗?你还因为朱泥壶上一些细枝末节做得不够好而斤斤计较吗?你还因为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斤斤计较吗?你还因为一把朱泥壶的钱可以买三把五把“普通壶”而斤斤计较吗?

    2019-12-20
    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