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士拓展了紫砂壶的人文底蕴,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张扬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核。
明朝一建国就矛盾重重,文人在以程朱理学为统治思想的高压政策下,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胸怀大志而又无从施展,于是文人雅士们转向琴棋书画以表达志向。而品茗正好切合了他们这些雅事的需要:以茶雅志,别有情趣。
能工巧匠加上文人墨客的参与,以陶为纸、博采众长,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或铭款识,或钤印章,将篆、隶行、草各式书法展现于壶体上,远超瓷器的冷艳,辉映出紫砂的平实、浑朴、典雅,使品茗过程成了陶冶性情的过程。明代陈鸣远紫砂瓜式壶,胎细、色红,形似南瓜,以瓜蒂做盖,瓜藤作把,瓜叶圆卷成流,构思独具匠心,器表镌刻:“仿得车陵式,盛来雪乳香。”
明代陈鸣远紫砂瓜式壶
“洛阳纸贵”人人皆知,而“壶随字贵”的紫砂文人壶则非人皆知之。古之文人寄情于壶,以坯作纸,在紫砂陶器上题铭镌刻,抒发思想,托物寓意,将个人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和生活情趣,用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形式,与紫砂茶器进行具足文人气息的殊妙结合,从而使紫砂壶达到“切题、切意、切茶”和“可用、可赏、可玩”的意趣,人壶合一,文雅风流,是谓紫砂文人壶矣。史载文人壶始于曼生,其壶融儒释道之意,纵天地人之趣,将紫砂器上升至艺术层面,开创了紫砂文人壶之启,后又有瞿子冶等诸公为之承,而至晚清之玉成窑,则是文人紫砂之巅矣。
明代在茶叶生产的许多方面都有重大发明创造,但在茶叶品饮方面最大的成就却是“工夫茶艺”的完善。在茶文化中,东南沿海盛行的“工夫茶”堪称中国古老的茶道之一。据史载,早在北宋时期潮州人便以能饮且善饮茶著称。明朝万历年问,紫砂壶声名已远播宇内,另一方面,工夫茶俗在东南沿海长盛不衰,这茶与壶的风潮随着文人雅士的崇尚而融汇,相激相荡。应该说紫砂壶迅速取代瓷壶、茶盏,以“世间茶具称为首”之姿,与“工夫茶”融合在一起,是与文人雅士的推崇分不开的。工夫茶艺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境,形成功夫茶的鼎盛局面。
最早记述工夫茶艺者要算是清初文人袁枚的《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馀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然清然味美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袁枚虽然描述的是品武夷山茶的滋味,但所记载的茶具和冲泡方法却是正式工夫茶艺的特色。将这种冲泡方式正式称为“工夫茶”的是稍后的俞蛟。他在成于嘉庆六年(1801年)的《梦厂杂著》卷十“潮嘉风月·工夫茶”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
紫砂壶无论其内在的自然材质结构还是其精美的外在工艺设计,都和中国悠久的茶文化精神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融人文和自然为一体的工艺精品,这是紫砂壶的价值根基,也是其未来得以发扬光大的本源所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