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常见问题,你知道多少?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建水紫陶常见问题,你知道多少?
 
1.建水紫陶历史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1997年重庆直辖后,改为重庆荣昌)一起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是在宋、元、明陶瓷生产的基础逐步形成的。
 
2.建水紫陶泥料怎么样,会不会添加化工原料?
 
建水紫陶的原料全部取自建水境内,主要分布在砖红壤性红土内,并筛选的白、红、黄、青、紫五种色土按一定比率炼制而成,因此根本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工原料。
 
其泥料含丰富的矿物质,无釉、无铅、无有害成分,具有良好透气性,保湿性和多重的可塑性。
 
又具有软化,净化水质,聚茶香,不闷茶的特点。
 
3.为什么建水紫陶壶价格偏高?
 
建水紫陶工艺比较复杂,细分工艺有72道,每道工艺都是全手工完成的,因此人工成本非常高的。
 
它的拉坯成型、阴刻阳填、无釉磨光制作工艺仍然是国内外陶瓷领域中少有的特殊工艺,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品,将传统的陶瓷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且建水紫陶的成品率低,这就是建水紫陶的价格为什么不会有几十元的壶的原因。
 
4.建水紫陶是不是打磨越亮越好?
 
建水陶有上釉的产品,但称为建水紫陶的产品是不上釉的,它的打磨工艺称为“无釉磨光”。并不是打磨得越亮越好,要看个人喜欢。
 
因为建水紫陶的泥料非常好,可以用沙石来打磨,用鹅卵石来抛光,因此建水紫陶虽然很漂亮,但不影响它的透气性。
 
过釉的陶没有打磨痕迹,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5.建水紫陶上面的画是画在表面的吗?
 
以传统中国书法绘画为主要内容的装饰,使得建水紫陶具有了艺术性。
 
建水紫陶大部分作品都是与书画相结合,但摸上去很光滑,上面的字画是在泥坯的时候画上去,然后进行雕刻。
 
泥料进行烧制、打磨等后期工艺,因此上面的字画不是表面的东西,不会被磨掉。
 
6.为什么大多数建水紫陶都要磨口?
 
口盖严密不晃动,且转动流畅是消费者判断一把壶做工好坏的标准之一。
 
对于茶壶、茶罐这类器物,盖子和罐身分开,在窑内高温下,盖子和罐身的收缩程度会产生差异,有些则会发生轻微变形。
 
进窑之前严密的壶盖,烧成后可能不会严密了。所以盖子与壶口、罐口互相摩擦,能磨掉多余的部位,使盖子与壶口、罐口严丝合缝地盖子一起。
 
7.建水紫陶壶能不能养出包浆效果来?
 
建水紫陶壶和紫砂壶一样,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在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壶看上去更温润,更有灵气,但养壶是需要一个过程,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养的。
 
8.建水紫陶有没有假的?
 
建水紫陶目前泥料充足,泥料不会假;制作工艺都比较独特,制作不会假。因此建水紫陶不会有假的。
 
9.建水紫陶为什么大多都偏向厚重?
 
建水紫陶厚重主要与它的阴刻阳填的装饰技法有关系,这是其他任何陶类都做不了的装饰工艺。
 
建水紫陶每一个都一笔一画地写上去,湿坯雕刻,先阴刻后填泥。
 
刻上图案之后,就要用不同彩色的泥料,直接填写入刻好的图案中,使泥与坯体表成为同一平面才算完成。这就是阳填。
 
10.建水紫陶茶具对人体有什么益处?
 
建水紫陶的原料全部取自建水境内五彩山,这里的泥土含有氧化铁成分,含铁量高,黏性好,还带有磁性。喝茶的同时,顺便也补了铁。
 
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茶具中泥土的磁性会使水分子发生一定的磁化作用,在医学上,磁化水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同时,建水紫陶具有无铅无毒、透气、保温、隔光、防潮,用紫陶茶壶泡茶,纯正不变味。
 
11.为什么建水紫陶产品器型单一、缺乏创意?
 
由于建水紫陶历史传承和紫陶特定泥性因素,致使建水紫陶器型过于单一化。为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制陶厂家及作坊之间在器型上存在相互模仿或抄袭现象。
 
在器型上主要以瓶、盆、盘、碟、碗、缸、壶、汽锅等圆形器型为主;装饰图案上主要以梅、兰、竹、菊、山水、人物为主;
 
书法主要以楷、行、草、隶、篆等书体进行装饰,装饰手法也较为单一,缺乏新意。
 
12.为何建水紫陶的资源浪费严重?
 
近十年来由于受“紫陶热”现象的影响,许多民间资本不断注入建水紫陶产业,使得建水紫陶生产企业与作坊以数倍的方式增长,紫陶产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由于投资人对建水紫陶的片面认识与理解,所生产的陶艺产品质量低下,积压严重、销售困难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给建水紫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建水紫陶粘土资源的肆意破坏与浪费。
 
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空间还很大,但要走的路还很远,这需要政府的规划与引导、还有制陶艺人与传承人的共同努力。(来源:建水紫陶大师,图来源:说茶网图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58444

(0)
上一篇 2019-10-01 20:01
下一篇 2019-10-01 20:47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