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泥(历史上公认为最好的紫砂泥)据说出在丁山“大水潭”宕口内,因挖到了地下水,现已成为一水潭,故以后就没有这种泥色了。天青泥的历史作品,只见诸杨氏、邵大亨的作品,一般作者的茶壶上没有这种泥色。现在一些人炒作天青泥,恐怕是他们从没有见到过这种泥烧成前后的色彩效果。中槽泥制成的作品烧成后偏红色,段泥烧成后为浅黄色,上海人称“奶油黄”,前人在本山绿泥中添加紫泥,中槽泥添加本山绿泥,烧成呈黄红色的橙色,底槽泥添加本山绿泥,烧成呈古铜色,后人又在制作的泥中加氧化剂,呈色就多种多样了。民国初期以前的作品,泥料中一般不加氧化剂,壶色是自然烧成的。例如墨绿泥色的明、清老壶,就不可靠,因为墨绿色是紫泥中加入氧化钴而成,在明清时代是不可能的。黄龙山整个矿区,各岩口出来的紫砂泥也有品质上的不同,愿意在泥色上作更多研究的人,要使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还得经常与老壶有更多接触的人切磋,才能有个断代标准,而不能听信在原料上故弄玄虚的是是非非的说法。
从“包浆”上判断。紫砂泥是“双重气孔”结构,烧到恰当的温度,表面就有一种和润的光泽,俗称“水色”。使用日久,茶汁渗透壶壁气孔中,使壶色逐渐变深,加上茶汤、茶油的作用,使壶在表面形成一层亚光,人称“包浆”,这种自然形成的包浆是很难清除的,因此,真正的古旧老壶都会有这样的外观,而人造的包浆,只要用手指甲剔括或用开水清洗是很容易脱落的。
壶中的茶锈,自然形成的,干燥情况下壶内壁有层薄薄的不均匀的吸附层,呈灰白和黄褐色,沸水泡入壶中后倾倒出来的是淡茶水,有茶色、茶香,而人造的茶锈,往往是壶内壁满布黑色。做假老壶的办法之一就是养出茶锈来,造假者把新壶通过“茶老头”天天泡,好似专职养壶,以此养出茶锈来,故提醒收藏者也要当心。
制陶人的声名越大,买者越要小心,要看壶的颜色,看器物的造型和手工,另外还要看里面有几个孔,民国以前的壶多数是个孔的,后来变成多孔,用来隔茶。20世纪70年代效法日本茶器的孔,像半个高尔夫球一样。这种方法只可以用于普通中型和大型茶壶,小壶永远只有一个孔,高身茶壶就会有比较多的孔。若是知道以上造假的规律,你又要多个心眼了。
1958年至1959年“大跃进”期间,领导的口号是“一步登天上大学,三天学会高级工艺品”,十四五岁小儿童多来学徒,一下子收了上千人,工场泥凳三班制,天天“摆擂比武”。产量迅速扩大但质量却直线下降。老艺人出样的“双线竹鼓壶”、“牡丹壶”、蛤蟆莲蓬壶”等,经徒工大量仿制(可以以高产值统计出“放卫星”的经济效果),成质次价高的“劣质高档工艺品”,这些壶表面加工粗糙,只有大概的器形轮廓,后来这些壶有相当一部分流入社会,在地摊上、庙会上被充作古董出售,收藏者应注意。
有些商品老壶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够完好而出现残次现象,对这样的茶壶,一般来说,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次品壶,就没有什么收藏意义。我们在民国诸家的介绍中,已着重介绍过程寿珍、俞国良、范鼎甫、范大生、冯桂林、李宝珍、陈光明、汪宝根、蒋燕亭等人的经历和艺术特点,收藏者对于他们的作品可参考了解。
我们在与收藏爱好者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常常收到名头低于以上档次,或被历史遗忘、忽视的一些陶工所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同样具有收藏价值与欣赏意义。
在此顺便讲一下,市场上卖壶的人中有以敲茶壶的声音来辨别真伪紫砂泥的,这是个骗人的做法,我们以前在检验普通商品紫砂壶时,以盖敲身是从声音中听辨正品是否有开裂的毛病,凡高档的壶从来没有人敢以盖敲身,这不是检验紫砂泥真伪的方法,更有甚者,在无锡旅游区,有人把紫砂器往地上丢,以开裂与否来辨别是否正宗紫砂泥,真是荒唐。
本文节选自《紫砂入门十讲》,作者:徐秀棠,山谷,文字由福建白茶网录入,图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