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代名家作品收藏
近当代名家的作品,是仿冒的主要对象。现代紫砂泥料多用机械粉碎加工,比过去的人工粉碎或石轮粉碎自然要匀净细腻,若要假冒过去的名家老壶,首先要在材质上下功夫,学会拼制老泥(据传仿老壶者也已研得了一套较深的本领),而仿冒当代名人的作品,在这方面就相对方便得多。
名家的制作手法,因人而异,如果对某一名家的真迹手法不熟悉,就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收藏。因此,首先要熟悉,要多看多读,再不然,对名人之作应通过绝对可靠的途径来收藏。
在冒充现代名家之作方面,捂灰钟圆壶(假顾景舟壶)我们姑举两例以作分析。
一是仿冒顾景舟之作。上边附图中这把“钟圆壶”,底印是三枚仿顾景舟的印章。对这把壶的判断有四:首先是泥色不对,顾景舟没有作过“捂灰”之色的茶壶;二是壶型问题,顾景舟生前没有创作过这种壶型;三是此壶缺乏顾景舟作品应有的精、气、神;四是底印虽有其貌,但与顾景舟真正的印章有明显区别,为仿刻无疑,在钤盖方法上,顾景舟也绝不会在壶底并排钤上三个名章,而椭圆印章一般是钤于壶盖内的。
二是仿冒周桂珍之作。“环龙三足壶”是周桂珍丈夫高海庚的设计,经周桂珍的精心制作后成为紫砂壶的经典之附图中的这把“环龙三足壶”是模具成型,壶把粗糙,有明显的模具哈夫线,且修理得马虎。壶底印与周桂珍真迹有明显差异,让内行人一眼看穿的是这把壶的装饰,周桂珍做过不只一把“环龙三足壶”,却从没有在这种型式的壶上用“泥绘”装饰。她的一把精心之作,是在茶壶上镌刻了一条龙,矫夭之态毕现,与“环龙”之名相符,非这把假壶所能比拟。
环龙三足壶(假周桂珍壶)
我们特别要指出的是,当代名家之作往往是模具壶把哈夫线 全手工壶壶把艺术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题材内容,不能用一般产品的生产标准来认识来收藏。他们有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段,作品是其感情表达的载体,是其精神的寄托,是对某种艺术形式的追求,他们可能会在作品的某个方面有特别的“强调”,又可能在某个方面有所“忽略”,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和追求。
名家们早已掌握了做壶的基本功,他们不会不懂得一般的创作规则,因此用一般茶壶的指标来衡量,就常常不得要领。再说,要求工艺细腻到极致的眼光也是不符合艺术精神的。手工作品不是机械产品、流水线产品,不可能没有个性特征,即便艺人一“市”(几件坯在一个制作过程中同时进行并完工)所做,也多有不同,或轻或重,或大或小。特别的雕琢细致和绝对的工艺要求,是赏析中的病态苛求,是对手工艺品认识的绝对化、机械化。
将手工艺品用机器和模具生产的标准去要求,势必会使手工艺品落入规范划一的巢臼,而扼杀个性和生气。我们在第九章集中介绍了近现代名人的从艺经历和作品风格特征,希望能给收藏者以定的认识。
名人和名作的关系,从来都是先有名作,而后成为名人的。作品好,影响大,其作者才会有名气。但名人的东西也不是件件都是佳作,特别是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通过传媒吹嘘一夜成名的“名人”,宣传动作搞得很大,但往往有名无实,是假名人,其中甚至还有不会做茶壶者,鱼目混珠,让收藏者上当。要知道评技术职称也不免有不公正之处,有人有机遇有办法就占了先头,有人机遇不好,老误班,再说现在职称评定已成了另一个延伸产业。由于市场大,一般人搞不清,从艺者水准的高低只能看职称,以职称论价格,这也是紫砂艺术品味不正的一个弊端所在。而且同一技术职称的人,真才实技上也会有很大的距离,职称不能完全反映作者的实际水平。我们在选择紫砂陶艺品时,不能迷信于此。
紫砂壶的收藏、流通,与书画艺术品有同一规律性,有理由相信今后一定会与国际接轨,通过正规展览、拍卖,才到收藏家手里。目前,普遍存在的作者与收藏者之间的流通关系,属初级阶段,不够正常,有待于不断的改进与提高。紫砂从业者的作品水准,首先应该在行业内展示,因为内行会看出门道来,讲传统是如此,讲创作更要如此,没有内行的眼光,仅有外行的吹嘘是靠不住的。
当代名家的作品出售,常附有手签的证书作为打假防伪的措施。这种证书起始是印刷品,在空白处填写壶名和签名,编写号码。不久就有买用移用、偷龙换凤之类的现象发生,假证书泛滥;现今,有些名家干脆就不用印刷证书而改用全部手写,当然这也不是万全之策,一旦作者去世,手迹本身也会成为疑点,但相对来说,较为安全、可靠。
本文节选自《紫砂入门十讲》,作者:徐秀棠,山谷,文字由福建白茶网录入,图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