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如同其他手工艺术一样,是依靠市场的选择来进行的,黄玉麟的“供春树瘿壶”,程寿珍的“掇球壶”顾景舟的“提璧壶”、“上新桥壶”,高海庚的“集玉壶”等,都作为创新的经典之作而归入传统产品,为紫砂生产输入了新的品种,而相当多的作品经不住时间的检验和人们的实用、陈设选择而遭淘汰。这是自然选择,时间对艺术的取舍,既严酷又合理,而对于有追求的手工艺人来说,这个自我淘汰的过程则太长,不利于他们的艺术追求和技艺的提高,不利于他们以更为理性的目光去对待自己的作品,他们付出的成本因为时间的久长而太大。建立正常的、健康的紫砂批评,是摆在紫砂爱好者和从业人员面前的共同课题;同时,放在陶瓷行业协会和创作、生产人员面前的急迫任务,就是要有现代观念,依靠版权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制定行规细则,实行产权商标的注册登记,建立和加强打击假冒伪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制度上保护紫砂作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紫砂艺术是传统民间工艺,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因茶文化的发展而丰富,这个文化属性是与身俱来的。它的手工含量,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质体现,绝不能因为社会的发展而阉割这种工艺精神,在材质和成型手法上可以探索、选择、试验、丰富和发展,但不能从根本上上伤害它。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发展,对紫砂陶的审美变化也日渐为一些有志于探求艺术发展的人所重视。发达国家的陶艺创作,往往是个人休闲的产物,注重的是个人审美情绪的渲泄和表达,不需要具有共赏性,而紫砂门类中最主要的品种紫砂壶,是实用性和陈设性并重的,它需要更多的社会认同,而不是孤芳自赏。至于作为纯艺术欣赏意义上的现代陶艺创作,则另当别论。但这种文化要求,并不意味着只能在旧有的形式和造型范围内兜圈子,相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一份独特资源的紫砂陶艺,要保持蓬勃向上的艺术生命力,则必须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又有合乎时代的审美情趣,这既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更是紫砂陶艺发展的本质要求。
囿于固有的相对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及思维定势,不少紫砂艺人的艺术观念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在理念的更新和交融上缺乏冲撞力度,习惯于旧有的程式,而少建设性的、开创性的艺术探索。如何在现代社会弘扬紫砂艺术的生命和精神,突破现有的门类规范和创作态势,从而张扬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期形成更有艺术感召力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美学精神,适应现代生活理念的审美需要,无疑对紫砂从业人员也是个严峻的考验。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形式是个无穷数,充分挖掘紫砂的材质特点,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精神,借鉴、融汇现代艺术理念,必然会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紫砂陶的文房雅玩同样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文化价值,既有陈设效果又有实用功能的水盂,砚台,仿生花果,仿青铜器物鼎、尊、彝,各种挂件、摆件等等,直到如今还没有专攻这些领域的大家出现,有如清代的陈鸣远,以工艺的精湛和形式的多样而称雄于世;而越来越多的具有开放性眼光的文化人的积极参与,在造型、装饰乃至材质的运用上,注重传统的同时,吸收、消化更多的现代造型观念,兼容并蓄,则是保持和发展紫砂文化艺术精神之必需。
民间工艺,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性格、追求和理念、情操,也最充分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勤劳、美学精神和审美倾向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凸显出它们的魅力和无可替代的价值,而作为手工艺术重要门类的紫砂陶,本质上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其内涵也是再深广不过的了。文化需要尊重,紫砂文化因为它的独特性,格外需要对它的呵护和发扬,这同样也是对文化创造和历史传统的尊重。
本文节选自《紫砂入门十讲》,作者:徐秀棠,山谷,文字由福建白茶网录入,图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