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上新时,少不了要拿来端详试用一番。有次,新到了几款小煤窑系列壶,众人围观,看着壶面褶皱宛若风起涟漪,水波晕开,油润饱满的朱红胎衣让人一见倾心,忍不住纷纷赞叹“这几把紫砂壶也太好看了”。“紫砂?欸,它们不是红色的吗?”这时,一位之前并未了解过紫砂的小姐姐发出了小小的疑惑。
“紫砂不是紫色的吗”,这可能是紫砂小白最容易望文生义的问题。实际上“紫砂”是一个统称、一个门类。紫砂不单单有紫色系,更有朱红、黄、绿、褐等。
而对于紫砂爱好者而言,紫砂壶的泥料呈色是除壶型之外的另一玩味乐趣所在。就好比那些大体相同口红色号,每个不同的泥色都让人想拥有。也许你未必能记住304和306有什么区别,但对于紫砂的色泽略有差异都会被察觉,这个是紫拼段,那个是共生矿的,如木头之色
那么问题来了,紫砂壶呈色不一,这些泥色究竟是怎么来的?
先来看一看紫砂的本身。紫砂壶所用的紫砂泥料来自矿层,是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的统称,因其含铁量的高低、以及含有其他矿物质成分,导致它在烧制过程中成色不一,也被称为五色土。根据其原矿泥色,大体上分为紫泥、红泥、本山绿泥这几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各有细分,色泽、泥性各有不同。
在这三种基本呈色中也有不同的色泽效果,会有浓淡深浅之别。泥料的不同,直接影响成品壶的泥色,如以本山绿泥为泥料而制成的壶,呈色鹅黄;而红泥的发色呈朱红色。此外,在其烧制过程中温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其成色,同样是紫泥,而紫泥矿料制成的壶,呈紫色系;
而在其制作过程中也会通过一些工艺,让紫砂壶的呈色更加丰富多元。如泥料炼制环节的调配技法,通过对不同原矿泥料按照一定的配方进行调配,让紫砂壶的成色更加的璀璨丰富、多元化。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紫玉金砂”料,由老紫泥和段泥调配而成。
还有通过着色氧化物配制,在《宜兴紫砂矿料》记载:“民国时期便已使用着色氧化物来配制紫砂泥料。
如“民国绿”,诞生于民国时期,顾景舟大师也曾用此泥料制壶,是用原矿紫砂泥调入金属氧化物练制而成的特殊泥料。从青花瓷器中借鉴而来,青花是从原矿料中提取的天然钴料作为着色剂(钴料为瓷器青花颜料的主要成分)。
此外,还有烧制过程中的工艺,如捂灰、去氧、窑变等,市面上的一些黑泥壶便是通过捂灰的工艺烧制而成。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通过制作工艺上的技法,让紫砂壶的呈色更为绚丽,但总的来说其发色沉稳,亮而不艳,这与市面上存在的一些化工壶有着本质的区别。(作者:茶柒,来源:茶香记生活家,图来源: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6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