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陶朱公”。有史可查的紫砂制壶则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制壶大师有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李茂林、陈鸣远、范鼎甫等等。个人较喜陈曼生的作品,因他讲究“天趣”,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历史上称他为“曼生壶”,并不为过。
紫砂泥俗称“富贵土”,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相传古时的宜兴街头经常有人叫卖紫砂泥,却并不叫“泥”,而称之为“富贵土”,意即谁买下此土,制壶可发家致富,用壶可富贵平安,“富贵土”由此得名。
紫砂陶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炻器,因有着特珠的双气孔结构,所以不仅不渗漏,并且透气性极佳。紫砂壶能够吸收茶汁,一把壶用久了,壶的内壁便可累积出“茶山”,此时即使不放茶叶,仅以沸水冲入,也能泡出淡淡的茶香。这是其它材质的茶壶所永远不能够达到的高度。
不仅如此,“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又“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就是说,以紫砂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就可以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并且,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茶汁不易霉馊变质,且不易起腻苔,清洗起来,极为容易。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指的“暑月不馊”,即夏日隔夜不变味,而绝非有些人所理解的“数月”。否则的话,便不是紫砂壶,而是紫砂冰箱了。
我国历史上,大多文人雅士都喜喝茶,更喜紫砂壶。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而最讲究的当数苏东坡无疑,他总结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就是说,烹茶必须用活水——以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更加清醇清远。
文人雅士喜紫砂壶,除了其能烹出香酵的茶,还因了紫砂壶的美。紫砂壶美在造型,美在材质,美在实用,美在工艺,更美在品位。一把上等的紫砂壶,其高矮比例、线条转折都恰如其分,多一分就俗气,差一点就平庸。有此一壶,品茗看壶,都是一种享受。
一把好的紫砂壶并非买回即可使用,还需要经过热身、降火、滋润和重生四个步骤。简单说来,就是先用沸水冲洗内外,以除掉表面尘埃。此为“热身”;然后高温水煮去掉泥土味和火气,再将豆腐放进壶内水煮一小时,用以“降火”;再然后将甘蔗切碎放进壶内,水煮一小时,以让茶壶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润”;最后一步,就是将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入壶内煮一小时以使壶“重生”。此时茶壶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以后,茶壶吸收了茶叶之精华,这第一泡茶便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久久不忘。步骤虽繁琐,但对一把上等好壶来说,却很有必要,丝毫马虎不得。与大多文玩一样,你在一把紫砂壶上费多大的心思,下多大的工夫,紫砂壶就会还你什么样的品质。我见过几把精心养出来的紫砂壶,那种沉美的颜色,厚重的包浆,极致之美已非语言所能够表达。
虽然极好的紫砂壶并不多见,但民间的紫砂壶很多。稍对紫砂壶有所了解且喜欢饮茶的,多会买来一把,如此,便可享受紫砂所带来的闲舒与惬意。个人最喜欢的是那种喝功夫茶的小紫砂壶,盘在手中,且泡且饮,日子就慢起来,生活就有了滋味。
文玩的东西,都是最接近自然的东西。核桃和葫芦为果实,手串和念珠多为种籽或者木材,玉石等观赏石为石头,紫砂壶是什么?不过一把泥土。我总觉得紫砂壶之所以让人喜爱,用紫砂壶沏茶之所以香醇无比,就因为它是一把最纯粹的泥土。或者说,紫砂壶最接近泥土的本质,在愈来愈浮躁的现代社会,由不得你不喜欢。(来源:周海亮有故事,图来源:福建白茶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