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本质是什么?我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紫砂壶的本质就是用来喝茶的,是泡茶的一种实用茶具。基于此,在选择紫砂壶的时候,老李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壶友来讲,都是希望找一把可以拿来放心泡茶的实用性紫砂壶(资深的收藏类玩家例外)。只要这把紫砂壶是本人所喜欢的壶型和原矿泥料就够了,那么这把壶是半手工做的还是全手工做的,对你来说真的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现如今,市场上虽然有很多紫砂壶号称全手工制作,但实际还是或多或少的一些半手工壶,在制作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后冒充全手工在销售。紫砂艺术是一个总的范畴,没有必要去过分强调全手工还是半手工(也叫模型壶),即便借助模型制作,模型也只是在制壶的初步成型阶段使用。一把半手工壶并不是说借助模型成型以后就可以马上拿去窑上烧了,成型了以后还得有后期关键的精加工处理,这才是关键所在。半手工的叫法一直以来容易让来产生误解,以为一半是手工完成,另一半是不是用机器在做。半手工合理的叫法应该是:借助模型辅助精准成型手工壶。半手工成型的过程中,大量的工序还是要靠手工在做,跟全手工制作的流程并无多大差别,这难道不是手工制作完成吗?为何非要搞个”全“和”半“之分呢,只能让更多的初学者看到“半”就认为不够好不够纯正,因此避而远之。
真正的艺术品,它的价值评判标准是要看作品的品质和市场存量的多少来决定。那么试问,紫砂壶最终的品质需要靠什么决定呢?我想不是简单的以半手工成型还是全手工成型来决定的,应该是由方方面面的条件综合来决定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完全可以采用更好的辅助工具,尽可能的提高制作效率,同时达到最终品质上的提升。这也是每位制壶艺人必须要追求的东西,而不是在工具的使用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紫砂壶借助模型辅助成型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壶友的非议,并不是模型自身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借助模型是手工工艺制作中的一种进化现象,为什么非要将模型排挤在艺术之外,为什么非要用原始的制壶方法来评价权衡艺术价值的高低呢。有些原创紫砂作品,在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一些特殊性,借助一下模型可以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有时候也是必要和可以理解的。难道一把最终做出来品质极高的紫砂壶,就因为某个部件的成型过程借助了一下模型,你就认为这把紫砂壶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显然是不可能的吧。
手工与模型的问题,终究是质和量的问题,如果借助模型创作出了一件艺术价值很高的紫砂壶作品,我想不会比很多全手工作品的价值低。已经过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的曲壶,圈内众所周知成型的过程中借助了模型辅助成型,但是这把壶最终做出了力度美,夸张的诠释了曲线的张力与美感,整体的做工十分精湛,曲壶因此也成为了汪寅仙的代表作,为众多壶友所喜爱。由此可见,全手工半手工并不是鉴别好壶的主要标准。一把壶的精气神韵能否饱满、壶型能否做的规整和协调、泥料是精良、做工是否精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最终决定一把壶的价值。
最后,老李认为,紫砂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不需要夸张所谓全手工紫砂壶的绝对工艺价值,从而影响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紫砂艺术需要全手工维系,但全手工不是权衡紫砂艺术的唯一标准。紫砂的价值只和最终的品质有关,而和成型工艺无关。(来源:紫砂文化百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