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配方不当,坯料中的Fe2O3含量达到0.35%,就导致制品呈黄色。若原料中含TiO2量较高时,亦会在熔烧后使瓷器发黄。
(二)成型时,坯胎口堧施内外釉过薄或缺釉。
(三)匣钵装车、装窑时,匣柱间隙小,匣柱高度偏低,窑顶部分空隙太大或烟囱抽力过大,气氛气幕起不到应用的作用,使还原带烟气大量流向氧化带,窑顶局部高火位产品超过氧化临界温度,导致还原不足而发黄。
(四)还原炉、高温炉煤层穿孔严重,大量冷风人窑,使还原气氛变淡,而使制品发黄。
(五)坯胎在窑炉焙烧时,还原阶段的还原气氛过弱,没有足够的还原介质,使坯内的Fe2O3未能充分还原成FeO,使整个制品色呈阴黄。
(六)坯胎在窑炉焙烧时,还原开始温度过高,釉已熔融,或强还原阶段升温过快,使釉过早熔化,因原气孔封闭,还原气氛不易渗人坯内,致Fe2O3不能充分还原成为FeO,进而与硅酸化合成为呈浅淡青色的亚铁硅酸盐,而仍残存有高价铁化合物而发黄。
(七)在窑炉烧成后期,Fe2O3已还原成为FeO,此时若出现氧化气氛或产品高温冷却阶段(800℃以前)冷却过慢,FeO就会重新氧化成Fe2O3,特别在制品的缺釉或釉层较薄处更易形成,致产品表面呈奶油黄。
(八)在煤窑焙烧过程中,还原时脱火过长,火焰烧得过淡,再叫加煤,由于氧化温度过高,还原以前釉面就开始玻化,进入还原以后,由于还原气氛受到玻璃相的隔离,无法与坯内的Fe2O3发生还原作用而犯黄。
(九)在油窑焙烧过程中,还原烧咀、高温烧咀发生故障或因较长时间停电,不能连续喷油燃烧,致窑内气氛变淡而引起制品发黄。
(十)窑内还原带两侧的窑墙上沉积了一层灰渣,致窑腰部的火减弱了还原气氛,造成腰部的瓷器发黄。
(十一)窑炉焙烧温度太高,匣钵、坯胎太湿,也易引起发黄。(作者:东方玺,来源:瓷博士,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