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虽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但大多数只对紫砂有所了解,随着近几年建水紫陶兴起,越来越多茶友壶友开始接触到紫陶,但是对紫陶的认知还是很模糊,心中有许多疑问。
今天这一篇,紫陶疑难杂症专解篇就是针对有疑问的壶友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也感谢福建白茶网邀请,为茶友们解答紫陶问题,以下问题来自福建白茶网茶友留言提出疑问,抽选了几个作为重点解答,看到文字的朋友们,若是有疑问,可在留言板下方留言,我会抽选大家关心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解答,若需深度交流可私我,每一个问题我都会尽我所知一一讲解,才学有限,若说得片面多多包涵。
问题一:“建水陶上面的画是怎么画上去的?是一次成型烧制?还是分多次呢?”
建水紫陶装饰画面是画上去的,但不只是画,首先需要绘画,刻填,简单讲就是书画家在半干的坯体上做完初步装饰后,由刻工用特制的刻刀沿墨迹雕刻出凹槽,再在凹槽里填进与陶坯本身不同色的泥,根据画面的难度分为单色刻填,复色刻填,多道彩填等,填完晾到一定干度做其他步骤,最后一次烧成。
这也是紫陶独有的特色“阴刻阳填”,刻填这道工艺在建水紫陶的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制作过程中,要求刻功要精湛,该细的地方得沉稳,该破的地方得利落,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原作者书画的线条美感。由于大部分作者在绘画的时候都是用墨直接绘画完成,颜色单一,所以填色工作非常重要,没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对画作深刻的理解,要做出一件完美的紫陶彩填装饰是完全不可能办到的。
问题二:“平常存放普洱茶!我们是用紫砂器存放好?还是用紫陶器存放好呢?”
我们都知道宜兴紫砂泥料多珍贵,壶都很难买到纯正泥料的,更别说大罐子,抛开这点说说泥性,建水紫陶目数高达200,泥料细致,紫砂目数60左右,砂性土,若要快速转化且外部干湿度稳定的情况下可用紫砂,透气性更好,紫陶泥料细茶叶罐坯体较厚,经过高温烧制后密度较高(聚香),这样的坯体结构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其特点是内部空气成分稳定,将空气干湿度保持在稳定的、理想的范围内,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当外界阴晴不定时,茶叶罐内部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将空气干湿度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也不说哪种最好,根据自己所在位置的外部干湿度选择吧,比如沿海地区潮湿,紫砂气孔大,容易受潮。
问题三:听说建水紫陶泡茶可以减少茶汤涩味?
经常听做陶人说,会减少苦涩味,我也多次做了对比,就上次与福建白茶网,南茗佳人众人一起对比泡茶对口感的影响和与其他茶友反馈的来说,是会减少苦涩味,但这不是绝对的,得分茶,比如绿茶,肯定会加重苦涩味,新毛茶也是,因为常规建水紫陶泥料细,相对密封性好,导热快,茶叶太嫩或者太新都会导致苦涩味加重,但是老茶或者发酵程度重的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建水紫陶的紫泥含铁量达到18%左右,可软化水质,泡茶整体喝下来感觉水路更细、入口更绵柔,香气更高,比起紫陶柴烧的来说苦涩味是会重一点,与盖碗的和其他茶器的话倒是没有,主要看什么茶吧,紫陶再好,也不能把它神话,需要适合的茶才更好。
问题四:建水紫陶如何保养?
所谓的“其色黯黯,如古金铁”一方面是紫陶的本色,而如金如铁,则完全是用手抚摩、且均匀吃进茶油的效果。用壶时,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切茶后,壶体表面温度较高,此时可用柔软干毛布,或干净湿布,擦抹壶身,反复多次,壶温稍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如此坚持三四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光”。还有一种内养,就多泡茶,让壶多吸收茶汤,不去擦拭,用完开水冲洗,自然晾干,不用擦拭。与其他陶类一样,“一壶一味”,忌油,忌一切清洁剂。(作者:无墨子,来源:紫陶说,本文系作者授权福建白茶网转载发布)
特别声明:本图文系“紫陶说”授权福建白茶网发布,作者:无墨子,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关于云南建水紫陶及柴烧建水紫陶的相关知识,敬请查阅福建白茶网【紫陶说专栏】专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