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碗窑村:窑变,临翔区碗窑土陶技艺的“涅槃”之路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1月13日下午3点20分,在阵阵喜气的鞭炮声中,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公司和景德镇合作生产的第一窑瓷器在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正式开窑。200多件用临沧本地高岭土结合景德镇加工技艺制作的精美瓷器,一件件从冒着热气的窑炉中“涅槃”而出,标志着碗窑村的制陶将迎来从土陶到瓷器的华丽转身。

1月13日下午3点20分,在阵阵喜气的鞭炮声中,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公司和景德镇合作生产的第一窑瓷器在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正式开窑。200多件用临沧本地高岭土结合景德镇加工技艺制作的精美瓷器,一件件从冒着热气的窑炉中“涅槃”而出,标志着碗窑村的制陶将迎来从土陶到瓷器的华丽转身。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国军全程参与了这批瓷器的制作,他说:“总体来看,这一窑,从窑炉本身到材料和工艺基本上都非常稳定,达到了我们预期的要求和效果。”

临翔区博尚镇境内高岭土资源丰富,而且杂质少、品质高,是发展瓷器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现在,首家制瓷企业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公司落户碗窑村,标志着漫山遍野的高岭土将摇身变成温润剔透的工艺品,不但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还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当地脱贫攻坚助一臂之力。

传承

碗窑村制陶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的土陶技艺有近300年的历史。如今的碗窑村,制陶艺人多、龙窑规模大,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整个村现已形成原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作坊。

早在2005年,碗窑传统制陶之乡被临沧市公布为临沧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2011年碗窑村龙窑被公布为临沧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村共有龙窑13条,已申报的制陶艺人14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2人,区级传承人10人。

家里几代人做陶,与陶相依相存,已然将生命融进这份传统的技艺里,而今他年过半百,依然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份陶的世界里——这位执着于做陶的民间艺人便是清星陶艺加工厂厂长罗星青,他是碗窑村罗家第九代制陶传承人,是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做土陶41年了,感觉近两年来村里的陶艺发展变化很大。2007年以前村里人都是做些实用品,后来随着实用品用量的减少,制陶技术又更新慢,好东西没有好价格,村里不少年轻人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想学做陶,一部分家庭作坊被逐步淘汰,最少的时候才有四、五十家。直到近两年,随着制陶思路的转变,拓宽了销路,村里又有七、八十家人在制陶了。”

创新

走进碗窑村,道路两边的制陶店一家接着一家,各家的产品也不像以前那样都是一个模样,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与众不同的产品呈现。这得益于新一代制陶人的注重学习和借鉴,他们走出去学习外地好的经验和先进做法,请师傅到当地现场传授,在制陶设备上也开始投入资金。

杨丕追就是这一批新生代制陶人的代表,他说:“我们碗窑以前每家每户就做一些实用的咸菜罐、花盆这些东西,到我们这一代后,为应对市场需求的转变就开始慢慢思考转型。我看到临沧茶的名气越来越大,而所用的茶具都是外地的,所以就开发一些与茶结合的新产品,目前又延伸到餐具、酒具这些东西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杨丕追说,从刚开始的亏本、不被看好,到现在市场需求慢慢稳定,大家接受,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做的东西越来越精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土陶既是实用品又是工艺品。

近年来碗窑村新一代制陶人开始在泥土处理、雕刻、彩绘、新品种开发、旅游产品上下功夫,产品越来越受市场青睐。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陶产品价格的提高,带动了广大陶农的积极性,不少年轻人投身陶艺创作,为碗窑村土陶发展补充了新鲜的血液。碗窑土陶的发展更是得到了临翔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保护碗窑的土陶制作技艺,充分利用传统工艺文化的优势打造本土文化特色品牌,近年来,临翔区委、区政府多次对碗窑土陶村进行考察论证,对碗窑村发展进行了各种项目的扶持。通过做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项目的申报,以文化引导、经济搭台等措施加速土陶工艺的传承。通过项目带动、政策促动等方式,把土陶工艺作为推进文化旅游开发的项目,科学规划,周密部署,积极为碗窑村制陶工艺寻找出路,促进全村陶农脱贫致富。炼玉陶瓷文化公司和景德镇合作生产精品陶瓷便是碗窑土陶创新发展的一大举措。新思路、新理念的引进让碗窑村土陶产业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窑变

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公司和景德镇合作生产的第一窑瓷器在碗窑村试窑成功,这是临沧的第一波瓷器,是我市高岭土加工的一个提升。这个项目实现了本地资源高岭土与景德镇制陶技术合作,制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高品质瓷器的最初想法。带给碗窑村乃至临沧制陶产业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临沧有着高品质的瓷器原材料高岭土,有制陶传统历史悠久的碗窑村,精品瓷器的出世可以说是我们的“临沧梦”。

黄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相信现在这种元素的介入,将对当地的制陶有比较大的影响和提升。我们未来要做的,更偏向艺术化,把当地的土陶和当地的高岭土结合成为一个本土元素和特色的产品,这是我们的主要方向。”他说未来临沧的产品要避免烧制其他窑口,比如说景德镇窑口的类似产品。要烧有本土特色的,有本土文化的,哪怕是元素和材料的产品和作品。

在碗窑村用临沧高岭土生产出了精品瓷器,对于当地制陶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罗星青做了40多年的土陶,经历了土陶市场的起起落落,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他开始拓展思路,意识到再按照土办法不知创新是没出路的。他一有时间就会到外地学习取经,从炼玉公司开始制作瓷器起,他时不时都会到厂里观摩、交流。他总结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土陶的第一道工序泥巴处理上着手,他现在如果资金充足一定会先投资一条处理陶泥的生产线,这样他的产品会有质的提高。

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公司在研制本土瓷器的过程中,不断选送当地致力于陶瓷事业的人员到景德镇学习。从景德镇请到厂里的技术师傅也在传帮带厂里的小学徒。沈天一就是其中之一,小伙子今年21岁,接触制陶已3年多,他年轻腼腆却理想高远,他说他想做黄国军那样的大师,对陶瓷的70多道工序了如指掌,可以掌控整个陶瓷制作的过程。

目前,碗窑村共有513户1964人,有72户生产和营销陶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全村年产陶器20万余件,陶器产业总收入达350多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4%。炼玉陶瓷文化庄园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陶器技艺的提升,还可新增岗位300人左右。陶瓷产业的发展,无疑将进一步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

当今的碗窑土陶文化村山青水秀、风景迷人,制作传统土陶的村寨再添瓷器生产的翅膀,昔日的龙窑实现“涅槃窑变”。它悠远恒古的文化、制陶人求新求变的内生动力,政府支持的掌舵护航,新技术、新人才的支撑提升,凝结成一股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向人们展示着其蓬勃的生命力。像碗窑村一样实现华丽蜕变的村还有很多,如依托竹艺发展竹产业的中山村、依托酱菜发展蔬菜产业的昔本村、依托大棚发展大棚蔬菜的遮奈村、依托茶叶发展茶产业的坡脚村和邦东村等等,通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不断探索寻找致富路子,全区现已实现了10285户40987人脱贫出列,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00元以上,全区广大乡村像碗窑村一样实现了“窑变”。(作者:王燕,来源:临沧日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9431

(0)
上一篇 2019-06-18 16:15
下一篇 2019-06-18 19:00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