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茶海甲天下!湄潭探索全域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湄潭与茶叶的关系,就像茶叶与水一样,彼此交融。当一片片茶树叶浸润在水中,茶香四溢;当茶树在湄潭扎根生长,“茶乡”名扬。

湄潭与茶叶的关系,就像茶叶与水一样,彼此交融。当一片片茶树叶浸润在水中,茶香四溢;当茶树在湄潭扎根生长,“茶乡”名扬。

好山好水出好茶。湄潭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湄潭种茶、制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湄潭茶早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便有记载:“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千年茶文化中,茶早已被中国人视为生活情趣的寄托。居于“庙堂”,走于田间,一杯茶可以有千百味。而湄潭出产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翠绿明亮,叶底嫩绿鲜活;红茶甜香浓郁,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浓醇厚。随着湄潭茶产业的不断壮大,以“湄潭翠芽”“遵义红”为首的茶类品牌让湄潭茶名声更显。

湄潭茶产业与自然景观、茶文化相融合,也催生出了现代消费者的新需求——以茶为题的特色旅游体验。

高质量发展|茶海甲天下!湄潭探索全域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11月21日,记者来到湄潭三处茶旅景区,深入了解湄潭如何依托全县60万亩生态茶园,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等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以及如何通过茶庄、驿站、农家旅馆、采茶制茶体验、农耕文化体验、乡土风情体验等为一体的茶旅、农旅、体旅、文旅发展态势引领湄潭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居高品茶 韵味悠长

依托生态优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巩固、扩大茶园基地和发展连片茶园基地的原则,湄潭重点打造了一批优质茶园,山高林密云雾多的云贵山便是其中之一。

暖冬清晨,从湄潭县城驱车出发,先到达兴隆镇云贵山脚下,再沿着一条盘曲的山路上行,可见路两旁一丛丛排列有序的绿色低矮灌木在晨雾中显现,而齐整之中,不时会有几株古茶树“跃出”。车行二十分钟后,便来到山上的沁园春茶庄。

茶庄设有茶室,茶室外可一边品茗一边远眺茶园景色。品过茶、看过景,来自重庆的茶庄主人赵吉伟带我参观起了他的茶庄。

据赵吉伟介绍,他原来在湄潭是做手机销售生意的,但随着湄潭茶产业不断壮大,在2006年他瞅准了商机,转行成立茶业公司,并将公司设立在云贵山上。在2017年以前,山上还没有修新路,要想抵达这座茶山,需开车走两小时危险陡峭的老路。那时上山的人以到此喝茶谈生意的经销商居多,之后随着山上茶园景致之美的名声渐渐被传开,茶庄的规模也日益扩大。

高质量发展|茶海甲天下!湄潭探索全域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如今赵吉伟的茶庄已被打造为有一百多张床位,旅游旺季可接待300多人同时用餐的茶旅景区。游客可在此体验采茶制茶的趣味,观赏并学习茶艺表演,品新茶,购好茶,吃茶园鸡和茶叶特色菜。

同时走进茶庄中的茶园里,可以看到一块块写有“定制”的牌子插在茶田中。赵吉伟介绍,这是茶庄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的私人订制茶园,通过建立茶园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对茶园温度、湿度等的精细化管理,客人可监督茶园生产全过程。“私人订制茶园与传统种茶、卖茶相比,私人订制模式带来的茶叶加工、高端住宿、茶文化体验等,让茶园亩均产值提高到2万多元,客人在这里旅游的同时,还能订制一片属于自己的茶园,这大大增加了客人的回头率与带客量。”赵吉伟说。

产业融合发展,许多茶园也在像沁园春茶庄一样不断完善茶旅配套设施。湄潭通过科学规划茶园中的步行栈道、骑行车道,探索传统民居风格传承与茶园自然景观,让全域茶园不仅有自然之姿,也有人文之美。

交相辉映的特色民居与连片茶田是美丽乡村的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湄潭百姓正通过茶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过上百姓富、生态美的好日子。

以茶增色 绘就七彩

站在湄潭金花村“七彩部落”观景台上,可以看到绿意盎然的茶园环绕村寨,黔北民居傍水而修,依山而建。但与遵义普遍的青瓦白墙民居相比,金花村的房屋却色彩斑斓。不仅如此,还有七彩之门、七彩伞阵、七彩广场、七彩3D画等景观点缀在一片绿意之中。

金花村大清沟原本就处在湄潭翠芽27°景区的中间地带,但2015年以前,这个村子相比起周围声名远播的“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核桃坝村和“十谢共产党发祥地”龙凤村田家沟而言,没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

但在五年时间里,金花村却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开始抱团发展行动,走上了茶旅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金花村大清沟旅游专业合作社社长陈星福介绍到,早在2015年3月,村里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决定借鉴突尼斯南北小镇的做法,在农户房屋墙面用不同色彩装饰作画,体现乡村风情,营造出一个童话世界。为了稳妥起见,村里先在三栋民居上做实验,结果装饰出的效果让人惊讶。

高质量发展|茶海甲天下!湄潭探索全域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为了2015年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暨茶产业博览会在湄潭举办时向参会嘉宾推出这一新景点,村子积极动员群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58栋黔北民居的3D绘图和简易旅游设施的修建工作。多彩的房屋建筑与青山绿水形成了强烈反差,既相映成趣又让人耳目一新,推出的新景区也成功地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

如今七彩部落旅游设施已越来越完备,木栈道、自行车道、观光车道、无障碍通道满足了各类人群的游览需求。同时,有很多村民开了民宿、建了茶厂,当了老板。村里的“部落之家”还聚集了一批以手工制茶体验、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小微企业,均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现在的金华村大清沟村民人人是股东、户户可分红。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9680元,其中,七彩部落近4万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6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310万元,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绿波荡漾 连片发展

永兴镇是贵州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湄潭县志上有载:“永兴镇万商辐凑百货云集,黔省一大市镇也。”昔日的会商重镇如今是贵州茶叶种植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并且这里还有目前全国最大的万亩茶园。

茶海景区的前身是民国政府于1939年建立的中央实验茶场,当时为了发展抗战战时经济,需要在西南建立农业基地,农业部便选址在贵州省的湄潭县建立“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简称“中央实验茶场”。1940年2月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县永兴镇正式挂牌成立,由此,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诞生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实验茶场更名为“贵州省湄潭茶场”,并且直属贵州省农业厅管理。在这里,新一批的茶人们从老一辈茶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在这里积极探索茶叶的发展。

如今这里依旧是一片绿色的茶海,丘陵之上是层层绿波涌动,一时间空气中茶香弥漫,精神爽朗。在4.3万亩茶海风光中,能最大程度地感受茶在自然中的魅力。登上观海楼望远,发现开阔的绿意没有边际;走到茶道之中,观察清早被晨露沾湿的茶叶在阳光下是多么亮眼……

“中国茶海甲天下,绿满青山入胸怀。”通过从第一产业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茶海走出了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寨美、村民富”的茶旅一体新路子。杭瑞高速和326国道都从茶海穿过,当汽车在路上跑出高速度,湄潭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真正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树变成“摇钱树”。

近年来,湄潭把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作为提高茶产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发展茶叶加工、销售和茶旅一体化等二三产业,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转移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就业,全县工业、农业园区和茶旅产业带动农民就地就业4万余名,仅以茶旅一体为重点的旅游从业贫困人口就达965人。

高质量发展|茶海甲天下!湄潭探索全域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以湄潭经济开发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中国茶城、贵州茶生态博物馆、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中国现代茶工业博物馆、中国茶海景区、翠芽27°景区建设为契机,茶产业正加速向互联网经济、旅游经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形成了“茶海”“茶壶”“茶汤”“茶城”“茶村”五张亮丽的名片。通过中国茶城、贵州茶生态博物馆、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连续三届举办贵州茶一节一会,以及全国茶赛事活动,着力提高茶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未来,凭借湄潭茶产业发展的东风,一批批新兴旅游精品将让湄潭茶区更添异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管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huanti/83893

(0)
上一篇 2020-03-08 17:32
下一篇 2020-03-08 17:51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