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崛起:让梦想照进现实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顾公新进入职场后,一度是被众人看好的“政治新星”;之后的几十年,他为人所乐道的身份却是徽茶“掌门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创新意识,让他无论在哪里都能出奇制胜、脱颖而出。如今,如何实现徽茶的光荣与梦想,依旧是他心间的待解课题。
 
  创新制茶工艺
 
  顾公新的茶叶实践,开始于金寨的山头。
 
  1983年,顾公新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本来以为自己会做专业对口的工作,不想却被分配到金寨县八河乡担任乡经委主任一职。不过基层的从政,并没有让顾公新的茶缘中断。
 
  顾公新说,当时乡经委分管的范围很广,茶叶又是八河乡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作为乡经委主任,他开始了与茶叶的密切接触。最开始是种茶。他运用自己在学校所学,在山间地头穿梭,试验茶树的种植、嫁接。他所在的八河乡抱儿山村,有个茶厂生产一种名叫“抱儿珍秀”的茶,茶季时他就在茶场和工人们一起制茶,还将其制作工艺和方法进行总结,提出了规范化和标准化制作流程。这一方法至今还被当地茶农沿用。
 
  一年后,顾公新被调到青山区。种茶的实践开始转向全区茶产业的系统管理。顾公新说,当时全区几十家初制茶厂,加工的茶叶主要是“尖茶”“炒青”“瓜片”“黄大茶”等,尤以炒青茶量最大。炒青属“毛茶”,茶农们将加工的“毛茶”卖给精制厂加工后,才能调运到省茶叶公司直属的加工拼配厂,再经拼配包装后出口。
 
  顾公新不满足于卖低价的毛茶,他开始与茶农们一起钻研创制名茶,形成地方特色的品牌茶,茶叶经济效益提升明显。
 
  不得不说,这似乎就是他天生具备的特质:别人没想到的地方他能想到,别人不敢做的地方他能做到。在青山区任职期间,他主管过乡镇企业,曾在当地首创劳务输出:带领200多个当地年轻人到上海,与上海方面合资办厂。山区富余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不少乡亲们也因此过上更宽裕的生活。
 
  卖茶给外国人
 
  22岁就成为区长,在金寨,顾公新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或许他会在仕途一路走下去。
 
  1987年,他父亲罹患重疾,作为长子的他被召唤回合肥。安顿好父亲后,顾公新面临三个选择:要么去政府机关,要么在大学任教,要么去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他毅然选择了最后一个。“心中一直还是有念想,那就是让所学有所用。去茶叶公司,我感觉是最接近念想的地方。”顾公新说,当时的省茶叶公司主营是进出口业务,这对于他来说是全新的领域,也非常吸引他。
 
  事实证明,来到这里后,他的茶叶人生才得以开启一扇新的大门;似乎之前的一切,都是为了来这里而准备。当时,茶叶是我省出口的5朵“金花”之一,这里给他提供了足够好的平台。他从基层做起,对最初陌生的出口创汇、购销调存等业务逐渐烂熟于心,并一步步在公司内部崭露头角,直至成为“领航人”。
 
  做茶叶出口的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茶叶的质量对于企业的“灵魂”意义。他说,进口茶叶的欧洲等国家,对茶叶的质量、标准要求十分严格,甚至近乎苛刻。他们提供的茶叶货源只有做到完美,才能让对方心服口服。茶叶的基地源头建设、品控系统管理等,都要符合国际国内先进标准。
 
  而这一信念和做法,在公司后来转型做内贸后,也一直沿用并受益。“质量是产品灵魂,不论是国外消费者,还是国内老百姓,好质量始终是人家选你最基本的原因。”顾公新说。
 
  徽茶“掌门人”
 
  2008年以后,顾公新和公司的重心,开始由“对外”转为“内外兼修”。当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茶叶出口遭遇较大挫折,内销逐渐成为很多外向型公司转移压力的重要突破口。
 
  其实早在2006年,顾公新就向公司提出过建议:要重视内销。但公司作出的尝试仅限于“办公室销售”,也就是茶叶只作为企业、单位的礼品销售,更像是“内购”,真正的大众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国内的消费者喜好什么?对内渠道如何打开?顾公新觉得这方面缺乏一个团队。2009年,公司与茗丰茶叶合作,成立安徽大业茗丰茶叶有限公司,主打对内销售。他提出在5年内,公司要实现百家连锁、销售额达到亿元、利润达到千万元。同时推出“迎客松”牌“国礼徽茶”、“金典徽茶”“和韵徽茶”和 等系列组合包装。
 
  截至目前,公司每年以30%的增速发展,已有70多个直营店和连锁店500多个网点。公司主打的“迎客松”品牌已成为全国十大放心茶畅销品牌、安徽省著名商标,品牌价值超过十亿元人民币。
 
  目前,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已成长为内外贸齐头并进,连锁、配送、物流一体化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年进出口规模5500多万美元,总销售额8.75亿元人民币,出口业务覆盖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同行业排名中居安徽省第一,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前四。
 
  2012年,顾公新当选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成为徽茶行业当仁不让的“掌门人”。
 
  光荣与梦想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所在的企业而言,顾公新的茶生涯都可以说是成功而圆满的。而徽茶产业崛起,仍是他心中放不下的课题。
 
  顾公新说,从历史上来说,徽茶有着很多荣光。在全国十大名茶中,安徽名茶就占了四个—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这在全国所有产茶省份中都是不多见的。然而,多年的发展下来,徽茶却又有着令人扼腕的遗憾:徽茶叫得响的品牌名茶市场占有率不高,在产量和品牌知名度上,也逊色于其他省份国家级的名茶。“徽茶招牌还不够响亮,走出去的步伐还太小。”顾公新说,徽茶需要走产业化、品牌化的路子,抱团发展也非常重要。他说,我省共有各类茶企近7000家,但国字号龙头企业只有3家,茶企总体实力偏弱、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真正有规模、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难以凭借自主品牌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在他看来,当下,政府和企业应首先“擦亮”徽茶的金字招牌,就像福建的龙井、浙江的碧螺春等一样。而对于企业,还要融合抱团发展,做大规模,做响企业品牌。这样,徽茶才有出路,徽茶崛起的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对话
 
  茶企要学会“讨好”年轻人
 
  记者:现在的大众消费环境出现很多新的变化,茶叶市场是不是也面临挑战与转型?
 
  顾公新:当下的茶叶消费已进入新常态。茶叶的公务、公款、功能性消费特征,正在向大众、自费、情感文化消费转变。在以前,茶叶更具有礼品属性,所谓“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现在则回归到饮品属性。
 
  以前部分茶叶价格虚高偏离本身价值,现在人们消费则追求性价比。徽茶企业最缺的还是一些创意。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作为企业,要有全网营销的意识,实体店、电商渠道双管齐下,传统企业要寻觅新渠道的突破。
 
  记者:与一些畅销的新兴消费品相比,茶叶的商品气息颇为传统,您觉得茶叶企业如何撬动更大市场?
 
  顾公新:茶企要研究消费群体,用心去琢磨他们。有调研显示,茶叶的主要潜力消费群体有两个:20至40岁之间的人群和40至60岁之间的人群。现在的茶企往往将消费群体默认为后者。殊不知,前者是更具有成长性与购买力的群体。
 
  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喝茶?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喜欢喝茶?很多国家年人均消费茶是六七公斤,我国国内只有一公斤不到。这个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撬动。在产品设计包装营销等方方面面,茶企都应学会去“讨好”年轻人。现在的茶叶产品与包装,大多是传统而方正,厚重有余活力不足,缺乏年轻人喜好的个性与清新。 本报记者胡霞利/文王从启/图
 
  人物档案
 
  顾公新,男,中共党员,1962年12月生,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清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现任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同时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等职。
徽茶崛起:让梦想照进现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huanti/87252

(0)
上一篇 2019-11-23 03:59
下一篇 2019-11-23 05:04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