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宁:争当培育茶文化的“马前卒”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把茶作为事业来经营,把茶作为人生坐标来设计,把培育茶文化作为先进目标来考量,为数不是很多。张育宁是个特例。连日来,她到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上课,向各中小学的女教师代表讲解茶道、演示茶艺、诠释茶经,希图通过这个特殊群体,促使兰溪茶文化与产业的提速发展。

 
  前些年,张育宁走访了全国各地的茶叶基地,对各色茶秘颇有感悟。2009年,她在兰城创办茶庄,注册了“千年甘露轩”商标,推出了以“和儒禅道”为核心的茶文化。她在经销各地名茶的同时,与业内人士合作,传授茶文化知识,锐意培养“茶人新生代”。
 
  领悟茶马古道的奇妙
 
  成年时,张育宁喜欢茶文化,更喜欢四季如春的云南。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她与云南结缘,领悟了以普洱为核心的滇藏茶马古道的奇妙。
 
  第一次去云南是1994年。那时,在南方一家公司任职的张育宁,奉命去云南滇红集团的前身凤庆茶厂考察。刚到昆明,她就被市中心那林立的参天大树给吸引住了。
 
  到达凤庆县锦绣村的时候,有一株很高的大树,陪同者介绍,那是三千多年的老茶树,是茶的祖母辈了。由此,她对普洱茶产生了兴趣。当地文化人告诉她,滇藏茶马古道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中间经过大理和丽江,由香格里拉进入西藏拉萨,还延伸到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
 
  张育宁钟情滇藏茶马古道,还与诸葛亮有关。兰溪诸葛村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张育宁从小听过许多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在滇藏茶马古道,有不少诸葛亮的遗迹。云南的六大著名茶山,以诸葛亮的遗物而得名:诸葛亮征滇,留铜锣与攸乐,置铁鋩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搁马镫于革登,弃撒袋于慢撒。张育宁随着当地茶农,登上了攸乐、莽枝等六大茶山,观赏名茶,研习茶艺,搜集诸葛亮的轶事。
 
  气候宜人,好茶迷人,朋友留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农憨直率真,其原生态的生活让张育宁流连忘返。她留在了普洱大山中,这一留就是十多年。十多年间,她常常在森林里穿梭,在茶马古道徜徉,在茶农家里做客。她向茶农学制茶,向茶商学卖茶,向茶士学育茶。每次随茶农去茶山,她心里都会很感动。茶农怕她迷路,开车引导她,有时陪伴着她绕着茶山考察到日落西山。
 
  推出“和儒禅道”茶道
 
  云南大山的茶农非常热情,非常好客,要留张育宁在大山。起初,她也有留在云南的打算,后来,还是决定回到老家兰溪。她认为,她的根在兰溪,兰溪同样出产茶叶,同样有茶文化可以研究,同样有茶文化事业可以追求。
 
  2007年,张育宁从云南大山返回兰溪城关。在市场调查中她知道,兰溪人对普洱茶还不太了解,会泡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她断然决定,把福建白茶网带进兰溪。她注册了“千年甘露轩”商标,推出自己的茶品牌。她自己到云南茶山收购茶叶,请师傅专门制作,作为茶庄的特色招牌。
 
  随后,她广泛收集资料,与各地专家切磋,反反复复求证,推出了别具一格的“和儒禅道”茶道。她阐述与分析她的茶道:
 
  ———和茶,一种包容,一种和谐。阴阳调和,万物自然和谐。和气生财,和为至贵。和茶充满怡情温柔,至美至善,清淡天和。古人品茶讲究一人独品得神,两人对品得趣,众人聚品得慧。和茶适于与友聚品,在闲寂与雅静中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茶,温厚醇和,愈陈愈香。达济天下,穷修自身。儒茶淡淡陈香,悠悠古韵,在时间的历练中彰现出岁月层叠的皱纹,昭示着千年历史的变迁。儒家思想强调“过犹不及”,“中庸之道”。儒茶轻啜,紧绷的心弦顿时松弛,气脉畅通,血气调和,心态愉悦。
 
  ———禅茶,禅思的妙趣,人生的乐趣。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禅茶特别适合在静思中品茗,别有一种顿悟在心头。“禅”茶更多体现茶与人的本性,原始自然的本性。达人在细品慢饮中,遥想自然,默思禅理,感悟人生,从而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厚重。
 
  ———道茶,永恒的生命,民族的教义。造化之根,天地之元。“道”茶养育人体阳气,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悠悠袅袅的茶烟,淡然无极的茶味,妙不可言的茶香,怡神舒心的茶境,道茶细品,人的身心高度放松,臻于“天人和一”的境界。
 
  和儒禅道,以茶会友,以茶赋诗,以茶展艺。张育宁认为茶中无尊卑,茶中无贵贱,以茶为媒,与茶界同仁、高人互相切磋茶艺茶道,可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实现人生与事业的双赢。
 
  锐意培育茶人新生代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的生命更有限。张育宁甘当培育兰溪茶文化的“马前卒”,对茶文化期望甚高,她用多种载体与方法培育茶人的新生代,促使茶文化的研究后继有人。
 
  2013年清明节前后,张育宁参与在今朝酒店为期15天的“春茶之韵”活动,指导年轻人展示茶艺。同年“五四青年节”,她参与在体育馆举行的赏习茶艺盛事。连年来,深圳、昆明、北京等地的大型2022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赛程 ,她都会找机会去学习取经,把各地好的茶事做法传授给兰溪的新生代。
 
  马年春茶开采之际,她配合赤山湖绿色农庄有限公司,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银露之春”茶事活动,通过制茶、泡茶、评茶、品茶和书茶、画茶、赏茶等系列活动,展示“兰溪银露”茶的风采,弘扬兰溪茶文化。羊年,她将在清明节前后,与有关茶人合作,开展大型茶艺展示活动。
 
  马年茶艺展示者,是兰溪职业学校的学生。本来,他们对茶艺一无所知,在张育宁的悉心指导下,数名学生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茶艺表演者。10多天的展示与表演,得到大家的好评。她参与的马年九九重阳节“敬老茶会”,把中华民族孝道、礼仪、尊老爱幼的文化体现茶事活动中,向学生传递了茶文化火炬,展示了茶道的大世界。
 
  2014年4月份,兰溪茶文化走进了兰一中校园。高二年级1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茶道茶艺班学习,分两个班进行授课。张育宁向学生讲了茶的历史、茶的分类、茶的特色、茶道禅茶及生活之道。新近,她还应邀前往教师进修学校,与数十名教师代表交流茶艺茶文化。她认为,教师与学生加人了茶文化的研究阵营,其力量会更强大,其成果会更硕大。
 
  不局限于兰江两岸,而是放眼长远。张育宁与茶马古道文化发起人木霁虹先生,以及胡波、王美津等茶界名师结成好朋友,2012年,她被吸收为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会员,取得了百年老茶店同兴号茶庄出品的茶膏浙江省代理权。她牵线全国茶叶行业战略联盟主席、昆明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益成来兰签约。今后,兰溪与昆明将合作探索茶文化,进行多层面交流,一起把茶文化研究引向深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huanti/87491

(0)
上一篇 2019-12-15 21:47
下一篇 2019-12-15 22:39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景迈山的茶能否对人的长寿产生“助力效应”

      我们在考证景迈山老人长寿现象中,归纳了约十七项因素,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自然环境、适宜的劳作、饮茶习惯”。   关于饮茶对人体产生的作用,尤其是与长寿产生的关联度,我们以“助力…

    2020-02-07
    836
  • 曾维然和他的《传承茶典》

         曾维然同志1959年从大理农校首届茶叶专业班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茶科所工作,基本上就与西双版纳的茶产业没有脱开过身。半个世纪以来,他亲身经历了我州的茶叶发展历程,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文稿,自己也时常撰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传承茶典》中的文稿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确实是我州的“茶叶现代史资”。

    2019-09-26
    800
  • 名茶农残超标 烈酒变“劣酒”

    原标题:名茶农残超标 烈酒变“劣酒”

    2019-07-07
    793
  • 时间打败了多少英雄美人,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片普洱茶

      时间打败了多少英雄美人,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片普洱茶。     昆明回暖,外衣还需加身。     今日,阮殿蓉让我喝一款台湾周渝送她的茶,这茶我在2006年喝过,周渝说茶乃1960…

    2019-11-06
    745
  • 苦荞茶未标钠元素含量 消费者起诉获十倍赔偿

    原标题:苦荞茶未标钠元素含量 消费者起诉获十倍赔偿

    2019-07-03
    662
  • 蔡荣章“茶人”

      文/蔡荣章  茶界有很多专业性的工作职称,例如:能掌控制茶技术的“制茶师”。茶叶初制厂需要这样的专家;能以感官评鉴茶叶制成品品质与特性的“评茶师”。茶叶精制厂及茶业公司的品管室需要这样的专家;能有效控制茶汤浓度与茶性的“泡茶师”。茶艺业与品茗时需要这样的专家。以上这些职称都是比较强调技能性的。如果偏向于艺术性、思想性、道德性,大家就不便轻易地用“师”了,比如称呼在茶道领域上有一定心得的人,就少有人用“茶道师”:称呼出大力支持茶文化的人也叫作茶文化护主。至于已经被使用的“茶艺师”,还是偏向技能性的用法。那么,在茶道领域上有一定心得的人要怎么称呼呢?不用茶道师,那用“茶道大师”如何?您会说那是特指高成就的人。但是我们仍然不喜欢“大”字与“师”字,因为不够谦卑,不符茶道领域的风格。在中、日茶界已使用很长一段时间的“茶人”是颇为适当的用语,茶人在字面的意思没有将我们需要的内容表达得很清楚,但够“谦”、够“虚”、够“大”。我们称呼在茶道领域上有一定心得的人为“茶人”,称者不会觉得肉麻,受者也没太硬块的压力,遇到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我们可以再加个“大字”,而尊称为“大茶人”。至于有人用过的“茶师”,除了“师”意太重,还容易被理解为制茶师。
            

    2019-10-15
    726
  • 与何作如一起喝老普洱

    普洱何作     在普洱茶界,虽然何作如接触普洱茶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可是,他的名声好,威望也高,有些人说,要想喝到宋聘号,或者红印,就得找何作如,他是舍得拿出这些价格上百万或者几十…

    2019-10-28
    810
  • 一位习茶人的自白(二)

      台湾茶人李曙韵在台湾办了人淡如菊茶书院之后,又来到北京国子监开设了“晚香”茶室,她的茶室不大,却因为独特的空间风格,美丽的茶器吸引,让很多大陆茶人成为她的粉丝,以至今天又有了“…

    2019-11-25 茶专题
    1.2K
  • 张涛:十六岁辍学郎,今日茶叶中坚

      十六岁,花一般的年纪,这个年纪应是在教室里为自己前途奋斗的时候,而张涛,提早地步入社会,开始谜一样的未来。

    2019-12-26
    928
  • 舌尖上的西藏:那些藏区美食和茶教会我们的事儿

    没有什么比一桌美食,更能犒劳一天的风尘仆仆和旅途劳顿。 是的,半个小时前,我就是这样想的。

    2019-08-25 茶专题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