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芳香馥郁的口感离不开茶师在制作时的精良考究。1971年进入原祁门茶厂工作后,谢永中便开始跟师傅学习祁红制作。他认真对待制茶的每一道工序,不仅掌握了祁红制作的精髓,更是爱上了这份事业。“看见茶叶芽头出来,我就想做茶。”他说。
朴实无华、低调内敛,这是谢永中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交谈中,他说话不愠不火,一句一言、每个手势、每个表情都流露出淡定和坚毅的品质。“这也许是长时间采茶、做茶、喝茶、爱茶的潜移默化吧。”他说。
作为祁门本地人,谢永中年少时就熟悉茶叶采制的活儿。“当时在家里,每逢放假的时候,我都会跟着父母和大人上山采茶,采回家也学着做茶。”来到原祁门茶厂后,他走上了专业制茶的道路。“当时茶厂的发展形势非常红火。”谢永中说,“第一天来到厂区,看到拣茶叶的工人都有一千多人,我就被这气势给惊呆了,非常振奋,感觉能成为其中一员真是非常光荣、非常自豪。”
因为珍惜,谢永中对制茶投入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并很快就熟悉掌握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初制的四道工序的要诀。“这个师傅的手艺学好了,又学习其他师傅的手艺,师傅们都非常乐于传授给我各种制茶的诀窍。”由于表现突出、进步快,谢永中第二年就当上了领班,自己三年的学徒期未满就可以带徒弟了。
“做茶要看茶做茶,有的可以上个等级做、提高价值,有的不能提,否则浪费人力物力。”四十多年来,谢永中从未离开过制茶一线。日复一日的实践中,他也总结出了很多自己白茶网的制茶门道。比如,烘干环节第一遍火和第二遍火的火候如何把控、揉捻揉到何种程度比较适宜、精制时的手法动作如何等等,他把这些技巧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后来进厂的年轻人。
谢永中介绍,祁门红茶的生产工艺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高档茶以及拣剔工序外,其余均采用机械制作。相比较于手工制茶,机械制茶速度快、效率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原来的老茶机灰尘多,漏茶现象比较明显等。针对机械化生产存在的不足,谢永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并被采纳实施,其中关于“揉捻环节实行半自动化”的建议有效解决了机械化加工存在的漏茶问题。
谢永中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在担任祥源茶业祁红公司生产部经理。据悉,围绕“传承创新、振兴祁红”的目标,祥源茶业祁红公司自成立以来便积极开展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开发出全国一流的全自动工夫红茶初、精制生产线,取得十多项国家专利,推动祁红制作工艺一步步向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方向迈进。看见现在祁红的生产技术获得了质的飞跃,谢永中由衷地高兴,同时坦言:“不论技术如何改变,祁红制作的原理却是永恒的,这保证了祁红能始终保持绝佳的品质和口感。”他希望现在的更多的祁红生产企业能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招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祁红制作的队伍中来,将祁红制作的工艺长久地传承下去,也推动祁红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精。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huanti/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