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位茶人,谦和、和蔼,平时话不多,但是提到“做茶”,却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张华在与记者交谈(图/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摄)
四十多年的制茶时光,伴随着中国茶业的此起彼伏,张华以及他一手创建“丰华茶厂”,经历了计划经济的“茶叶分级”,走过了改革开放的“国企改制新风”。
如今,随着“勐库大叶种”的兴起,历经世事浮沉的“丰华茶厂”,正如一杯经时光沉淀的香茗,茶香涌动,从历史的勐库,飘进了现代消费者的茶杯中。
从马背上驮出的“毛料王”
作为9兄妹大家庭里的老大,张华为了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离开家乡大富赛,来到勐库镇,开始学采茶,做初制。“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勐库的毛料也多是制成红茶。”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负责云南茶叶的销售,并依据需求,对下属茶厂下达生产计划,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当时的茶叶在采摘上,完全按照“分级标准”进行采摘。
“采茶的时候都有严格的标准,比如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都要严格对照一级鲜叶、二级鲜叶、三级鲜叶等的标准进行采摘。每次上山采茶,我们都要背好几个背箩,避免将鲜叶放混。采摘完成之后,也要分别按照采摘等级进行初制。”
“那时候没有机器,全过程都要依靠人工,做完之后,就得拉到外贸机构专门收茶的地方去,按照茶叶分级标准价格进行收购。”
知道改革开放以后,勐库大叶种逐渐用作普洱茶的原料,这种严格的采摘标准开始逐渐放松,“不再严格按照采摘标准,分别进行初制”。
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宝三一行人参观勐库丰华茶厂(图/拉佤布傣供)
2008年“拉佤布傣”香港参展,张华与香港高端收藏客合影(图/拉佤布傣供)
1983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创业”新潮,许多年轻人纷纷走到沿海一带,加入“创业部队”的大军中。这些人,有的留下来了;有的选择回到家乡,积极创业。张华便是后者。
回到家乡勐库的张华,开始充分利用自有资源,“那时候我们家也有基地,便开始自己做采茶、加工这一块。然后将毛茶,通过驮运,运到临沧,售卖给一些大厂。”但是,当时的茶叶贸易都需要上税,因此,为了减少成本,张华说:“毛茶一定要在双江把税上掉,才能运到临沧进行售卖。”
随着实力的增强,自家的毛料已经满足不了销售,张华便开始把收料的范围向周边村寨辐射。从村民的手中大量收购毛料,然后再运往昆明、思茅、勐海等地区。“往往一个春茶,便能做到600吨左右”。
尽管毛茶的量大,但是利润却极低。大车大车的拉出去,一年一千多吨,到年底也就挣个5、6万块钱。即便量大利小,在当地,张华也得了个“毛料王”的美称。
改制风潮中声名鹊起的“丰华茶厂”
从1983年直到1986年,在原料领域大展拳脚的张华,赢得了“毛料王”的美誉,但是并没有自己的加工厂区,无法涉及深加工板块,只能将收购的毛料交给其他厂区进行加工,然后再将成品销往北方市场。这也成为,后来勐库丰华茶厂收购双江勐库茶叶实验站的主要原因。
也许是机缘巧合,就在张华准备寻觅茶厂,构建完整的茶叶产业生产链之际,双江勐库茶叶试验站恰逢改制。
1979年,双江勐库茶叶试验站成立。作为双江茶厂的下属初制所,双江勐库茶叶试验站在当时承担了勐库地区大部分的茶叶初制,“附近的村寨,都是把茶叶送到这里的,往往直到深夜,试验站还有人在收茶”。
张华回忆道:“当时的加工规模,光是鲜叶,一天都要一万斤左右”。
夕阳下的勐库丰华茶厂(图/福建白茶网摄)
2001年,张华开始租用双江勐库茶叶试验站,并进行改制,直到2004年,才正式完成对双江勐库茶叶试验站的收购。自此,勐库丰华茶厂有了自己独立、全套的生产车间。
开始对双江勐库茶叶试验站进行改制之后,张华除了在原有厂区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之外,还将之前的瓦房木制结构,改成更为坚固的楼房结构。
此外,新增一条红茶生产线,“因为,以前试验站是做初制,没有精制环节的设备,因此,决定收购之后,引进全套加工红茶的精制生产设备。”张华说道。
改制完成后,勐库丰华茶厂拥有三十多位工人,全厂占地8亩,厂房面积约3300平方米,拥有年加工普洱茶500吨、红茶1000吨的生产线各1条,成为集原料种植,产品初制、精制、研发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厂。
书写“茶厂”加“品牌”的民族之歌
今天,当消费者提到“勐库丰华茶厂”时,脑海中必然会浮现出四个字——“拉佤布傣”。这个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民族首字组成的茶品牌——拉佤布傣,是勐库丰华茶厂于2008年注册的独立自主品牌,目前由丰华茶厂第二代传人张凯负责的运营。
从小生活在勐库,接触到许多民族,看到他们在双江这块土地上和睦相处,丰华茶厂选择“拉佤布傣”这个品牌名,意喻“民族团结”。
如今的勐库丰华茶厂,根植勐库,深耕原料和生产;而拉佤布傣则在市场一线发力,把更多的好产品分享给爱茶的人。“拉佤布傣”的“大富赛”普洱茶系列,“丰华”红茶系列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和认可。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勐库丰华茶厂推行“企业+基地+农户”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与勐库镇大户赛村、公弄村、千红村等地的154户茶农,签订了茶叶原料购销合同,充分保障了原料的纯净度。
云雾缭绕中的勐库丰华茶厂千红山红茶基地(图/拉佤布傣供)
勐库丰华茶厂还拥有占地520亩的千红山红茶基地,是勐库镇最早的标准化茶园。基地现代农业化程度高,已全部铺通灌溉管道,并种植4万余棵沙松做为防护林,为下一步茶园观光开发做好了准备。
“丰华人”始终秉承着对茶叶的真诚,匠心做茶,每位在厂的员工,都具有十年以上的制茶经验,其中更有曾在双江勐库茶叶实验站任职,而后又被特意请来的,拥有四十多年初制经验的老师傅为茶叶品质“把关”“诊脉”。
“茶厂驻守后方,品牌走向前方”,如今的“拉佤布傣”和“勐库丰华茶厂”,就如同这前方和后方的关系,彼此依靠,相互依存,共同谱写着一首勐库地区民族文化茶品牌的代表之歌。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huanti/88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