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茶青技术简述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不得不说,在如今老龄化的今天,我们周围的环境,日以栖息生活的土地,收到了不断的污染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具有健康保健功效的福鼎白茶,在今天日益畅销,收到追捧,不仅仅贪图的只是口舌之快,更注重的是生命健康的延续,白茶自身所带有的作用,早已变成今时市场的需要,那大家了解福鼎白毫针茶青技术吗?不知道的话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茶青技术简述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茶青技术
 
  白毫银针的鲜叶品质以春茶的头一两轮,以顶芽肥壮、毫心大为,到三、四轮后茶树抽上来的多为侧芽,芽小而细,所制“银针”就不理想了。到了夏季,气温偏好,日照过强,导致茶树抽芽快,茶叶的质量就大不如从前了。
 
  福鼎茶区的茶农为了制好“白毫银针”,往往将已有1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在头春采摘后,马上进行台刈,刚好在秋茶又可以采到上等的“针茶”,这种“秋针”,制造“白毫银针”其品质并不亚于春茶。采摘白毫银针原料茶对气候也有严格的要求的。一般要选择晴天,尤其是东北风天气为。晴天、气温高、湿度低,茶菁易于干燥,可以制出芽白,梗绿的上等银针。南风天较次,因其湿度较大,菁叶干燥较慢,容易变成芽绿,梗黑的次等银针。雨天和大雾天均不宜采制,如果违之,所制“银针”就会“灰黑”没有鲜灵度,通常被称为“死针”。而加工制选的技术却不是一般人可以一学就会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精雕细凿,才可制上一泡好“银针”。福鼎制选“白毫银针”方法是把原料茶芽薄摊在水筛或萎凋筛上,每筛约250克,要求摊得均匀,不可重叠,一出现重叠茶芽就变黑。摊好后放在架上,让烈日曝晒,或低温烘焙,不可翻动,以避免伤叶红变,也不可放在地下,不通风,不易干燥。当达到干度要求后,进行拣剔,去梗,再烘焙装箱。
 
  白毫银针纯用肥芽制成
 
  产地不同,制法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银针早时亦称“北路银针”。采制时选凉爽晴天,将鲜针薄摊于萎凋帘,置于日光下曝晒,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烘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芽毫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白毫银针亦称“南路银针”,鲜针摊于水筛上,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好为精茶,复火后趁热装箱。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茶青技术简述
  白毫银针的冲泡步骤
 
  1:准备茶具
 
  冲泡白毫银针,可以使用透明的玻璃杯或者茶碗,也可以使用紫砂茶具。就好像冲泡红茶那样,可以通过玻璃杯或者茶碗,尽情的欣赏白毫银针在水中的千姿百态。
 
  2:温杯
 
  往玻璃杯倒入少量的开水,双手捧着杯子,旋转杯子后把水倒掉,这样是为了让杯子留有一定的温度。
 
  3:放置茶叶
 
  用茶匙取少量的白毫银针,放到茶荷中,然后往每个杯子里放入大约3克的茶叶,提举冲水壶,把水沿着杯壁冲入杯子里。
 
  4:运茶遥香
 
  左手托着杯底,右手拿杯,将杯子顺时针方向轻轻转动大约半分钟的时间,令茶叶进一步吸收水分,香气充分散发。
 
  5:回旋注水冲泡
 
  冲泡是采用回旋注水法,加水量大概在杯子的三分之二,这时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杯子中上下旋转,冲泡后静放两分钟。
 
  6:品茶
 
  先闻闻茶的香味,在观察茶汤的颜色和在杯中上下浮动的玉白透明相似兰花的芽叶,茶叶在杯中的优美姿态尽显眼前。然后小口品饮,回味甘甜。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茶青技术简述
  福鼎白毫银针功效
 
  1、促进脂肪分解
 
  福鼎白毫银针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人体所需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毫银针茶有助于提高体内的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和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有利于保持血糖的平衡。
 
  2、解毒祛暑
 
  福鼎白毫银针性寒凉,富含多种氨基酸,具有退热、祛暑、解毒的功效。福鼎白毫银针茶还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有较好的退烧效果。
 
  3、防辐射
 
  福鼎白毫银针含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减少电视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利于保护眼睛。
 
  4、预防夜盲症
 
  福鼎白毫银针中富含维生素A原,人体吸收后,可以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然后合成视紫红质,对于预防夜盲症、干眼病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茶青技术简述
  注意:
 
  采制白毫银针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到三、四轮后多系倒芽,较瘦小。台刈更新后萌发的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白毫银针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白毫银针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imeiti/chawenguan/125998

(0)
上一篇 2020-07-30 06:19
下一篇 2020-07-30 07:18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