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设计中的美学精神,茶席美的本意到底是什么?爱上茶之前,就喜欢欣赏茶席之美。这种欣赏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丝毫的杂念,纯属由然而生的向往氤氲而来。
可惜,当时的我面对茶席之美,更多的是迎合其缥渺清澈、雅趣和谐的视野而来。虽然我也会如茶者般举杯细啄、闭目远思,但因为对茶汤之灵魂,茶器之主体的理解知之甚少,多少有种附庸风雅的私心在。
如果将茶席看成是一种装置,是想传达茶人的一种想法,一种漫游于自我思绪中的意念,茶席自然会成为一种自我询问与对话的作业方式。茶席,象征着一种审美的合理性,让人感受到一种能量。我正是被这种能量中所蕴含的原动力所冲击,从而激发了记忆中所有美的画面感再现。这些温暖而惬意画面感,往往令人欢愉满足,心旷神怡。
池宗宪先生认为茶席具有“精神的娱乐性”之魅力。他之所以这么说,应该是在他看来,中国的事实茶道不足以体现“茶道”的本意。娱乐本没错,人皆求之。但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安静的心绪,而这正是娱乐所排斥的。用池先生自己的话而言:茶席贯穿茶、人、茶器三者,他们各具精神,聚集产生释意。只是,精神之释意很难在娱乐中得到升华。
那么,茶席美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厘清“茶道”的内涵。茶道,通俗点说,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中国的事实茶道就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一种凭借茶媒介贴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一旦执着,就偏离了道的本意了。
显然,茶席美离不开茶道精神的感染。只是这种感染可以不动声色,却直指人心,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在。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尝试着拿捏茶席美的本意。
茶席美的本意之一在于用合乎逻辑的美感引导有缘的心绪:这里合乎逻辑很重要,逻辑,通俗而言是一种合情合理不突兀的思维惯性,合乎逻辑指的是一种和谐自然的表现状态;这里的有缘很关键,所谓有缘的心绪,指的是被引导的对象有感知美的潜力和意愿。也就是说美除了经验的沉淀,更关切因缘的契合。只有当合乎逻辑的美真正触动有缘人内心的和谐,才会由然而生情趣的向往。
茶席美的本意之二在于用隽永沉敛之感营造安静的背景:如果说,茶席之意是为茶事的铺成开来提供一个平台,那么这个平台最终也会沉淀为茶道氤氲的背景,而且这个背景往往会因茶事的基本属性而安静。因此,茶席美宣泄离不开隽永沉敛之感,离不开寂静为怀之意了。安静是人类思辨的前提,也是茶人孜孜以求的境界。没有安静的背景,思想无法禅定;没有思想的美,想象无法远行;没有想象的茶席,美不足以感动。
茶席美的本意之三在于用苦尽甘来的茶感诠释闲适的人生豁达:如果说,苦尽甘来是茶之本性,是茶赋予茶人最诚恳的生活体验,那么作为茶席美主体的茶,最应该诠释的莫过于人生豁达的境界了。这种境界就是闲适,就是要规劝茶人活得轻松自在。这也正是茶的宿命。一片树叶的轮回,存在就是感恩。静心戒执,知足常乐。
至于茶席美的形式,则是我最不愿意框定的了。多年游历民间茶事的体验提醒我,中国“事实茶道”在散漫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滋润了那些贴近自然、因民俗生活而生发的茶席美,这些美不仅拙朴而清澈,更是温暖而细致。
或许,正是因为过于散漫局限了国人在茶席美体系高度上的理论沉淀,以至于没有形成足够权威的声音。但理论沉淀的基础从来就需要足够有效的量的积累。在这之前,任何基于不够的样本推理,而形成的对于茶席美形式上的框定都是牵强而不合逻辑的。
老实说,在此,我并不想刻意具象化个人对于茶席美以及茶席布置要素的理解。其实,无论茶席美的本意是如何的“有缘”、“安静”还是“闲适”,只有在领略茶汤的真意之后,茶席美的博爱才会欣然而至,广袤无垠,无拘无束。
遇匠茶业整合六大茶类数十处原产地资源,破除原产地边界限制,立足茶叶本身,专注茶叶的线上销售与服务,建立“瑞命、尚诚、知茶、乐业”的互联网茶叶品牌;诚心做正宗茶,珍视每一叶自然茶,服务每一位爱茶者。遇匠茶业微信:dfdf3418,订购电话:13159210572。喝一杯好茶,不枉真心一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imeiti/chawenguan/5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