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流行陈茶的时候,我们就了解到,普洱茶是一种神奇的茶类。
以前,它那“越陈越香”的一招鲜,已经让我们领教了它逆袭传统茶类保质期限的独特本领;
现今的山头古树,又让我们见识了尝鲜还可以尝到茶气茶韵的不二法门!
普洱茶之所以如此牛叉,追根溯源,与其原料关系最大。
再次解读普洱茶国标定义,原料上用了“云南大叶种”和“乔木”2个关键词,显然普洱茶天赋异禀,和这2个关键词有关。
而大叶种和乔木茶树,在高海拔的云南分布较多,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只有在高海拔的地带,才广泛分布着有这2个特征的茶树呢?或者直接一点提问:是不是海拔越高,就意味着茶树越高?叶子越大呢?
1
乔木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简单说,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其往往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通常高达六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有四级。
与之对应,灌木树体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干低矮,主干不明显,呈丛生状态的树木,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
茶树按形体大小可以粗略地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3类。我们通常说的古树茶、大树茶甚至台地茶,都属于云南乔木型、小乔木型茶树。
云南乔木型茶树和小乔木型茶树的分布,与海拔有什么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内茶树种质资源资深专家虞富莲编著的《中国古茶树》一书中,有详细说明:
参考下表:
由上表可知:
1、三种树型茶树50%以上分布在1600m-2000m高度范围内;低于1600md的数量从乔木、小乔木到灌木型依次增加,大于2200m的又依次减少,灌木型的茶树在2200m以上已绝迹;
2、乔木型茶树都生长在1000m以上,在25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仍有9.4%的数量,小乔木和灌木型在这一高度已不存在。表明,云南乔木型茶树是属于高海拔常绿阔叶树种。自然界植物的垂直分布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是乔木、小乔木、灌木、高山草甸。而云南茶树正好相反,这可能与低纬度、高海拔所形成的特殊气候条件有关,尽管海拔高,仍适合乔木型茶树生长,再加上它们多处在封闭的原始林中,保留的数量相对较多,或与取样偏袒也有些关系。
简言之:在云南普洱茶的茶树形态,在一定海拔范围内,呈现:海拔越高,树型越高大的趋势。
2
树型与云南大叶种的关系
在茶种分类上,有一种根据茶叶叶片面积划分的方法:
习惯上将叶片面积在20平方厘米以下的称小叶种,20~40平方厘米的称中叶种,40~60平方厘米的称大叶种,60平方厘米以上的称特大叶种。
我们先来看茶树形态(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与茶叶叶片的大小有无关系。直接的问题就是:乔木的叶子是否比小乔木或灌木的大?
同样在《中国古茶树》(第四章·古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第一节·海拔高度与形态特征的关系):
参考下表:
从上表统计来看:
1、乔木型茶树特大叶和大叶接近90%,其中特大叶占42.0%,超过其它类型,但仍以大叶茶比例最高;小乔木型茶树半数以上是大叶,其次是特大叶和中叶;灌木型茶树几乎全是小叶和中叶,没有特大叶。
2、乔木和小乔木型茶树各有1株小叶,灌木仅1株大叶,表明乔木、小乔木、灌木叶片也由大到小,期间存在着连续性变异。
简言之:存在着树大叶也大的普遍规律(其中当然也有特例)
3
叶片大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既然叶片大小与树型有关系,而树型又与海拔高度有关联,那是不是叶片大小与海拔也就有了可以遵循的关系呢?或者直接说:海拔越高是不是叶子越大?
再看下表
上表是不同茶树形态的海拔范围分布的大、中、小叶,看上去较为复杂,叶型与海拔虽有一些规律,但很难一言以概之,只能说:用叶的大小来推断海拔高度,行不通!
关于海拔和叶子大小的关系,这个表对普通茶友的参考意义虽然不大,却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除了高度(海拔),云南普洱茶树适合生长的地带还有一个纬度来定位:
“上述表明,在云南北纬25°线以南,乔木、小乔木茶树的最适合生长的海拔高度是1400-2000m,也是目前商品茶的主要栽培地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imeiti/chawenguan/7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