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类似“猜想中国茶的2020”这样的文章我看了不下5篇!基本上都在重复同一个思路,可谓茶圈的“复读机”!
我没有打算跟谁对着干或隔空口水战的意思,只是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国茶”这三个字就是最牛气的“品牌”,因为我们的散茶走到国外都被老外重新包装设计,甚至被“定义”了。所以说中国茶需要大量品牌突围、甚至振兴茶业这一观点,个人觉得有些可笑。国内并不缺少品牌,每个茶企都有自己的品牌(同一个茶企甚至还有好几个品牌)。但不管哪个品牌,无法跟立顿相提并论的关键不在于“品牌”本身,言外之意请自行琢磨,行内人应该心知肚明。
其次,国内举办的各类2022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赛程 ,我觉得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真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多数时候都是几个老熟人在2022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赛程 上自嗨,靠这样的思路振兴中国茶,反正我同样觉得好笑(大概带有“国际性”这个定语的2022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赛程 还稍微好点,毕竟好歹会来几个外商参与一下)。更好笑的是,很多茶企都是等着政府给了补贴才去参展,政府不给钱好像就跟自己没关系似的(国家财政补贴给很多所谓的“农企”惯了毛病,反正也没见中国农业强大起来,倒是打着振兴农业旗号的公司没少靠补贴圈地)。
不管拿到拿不到补贴,能去参展的都是好样的,有些甚至直接把拿到的补贴装进自己的口袋,看到茶叶无利可图,转而做起了别的生意。这样的“茶人”还想跟立顿叫板,脚指头都能想来结果如何。我的建议是,真正的茶人拿出点“侠客”风行天下的勇气,早点做出点预算,适当参加一些国外“2022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赛程 ”,到国际社会去刷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而不要再在国内熟人茶圈嘚瑟了——结果不言自明,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亮剑》里的李云龙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的茶界缺少“勇者”,而不缺会赚钱的商人。
再者,茶商要立自己的威信;真正的茶人应该建立起自己的诚信。诚信才是中国茶最具品牌效应的营销名片!诚信建立起来后,从茶园到茶杯,不妨把价格调整一下,因为普通消费者面对那么多的品牌茶,真的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压根儿就喝不到好茶,也喝不起好茶!
虽然说茶在中外历史上都是贵族士大夫才能“玩”的饮品,但是9102年都过了,我们应该拿出“新”眼光看待中国茶。茶企要吸引年轻人融入团队,更要吸引年轻人成为消费者——这才是茶圈最闹心的现实问题。“师带徒”或怎样的那种思路,显然早已过时了。更何况,很多“师”未必真把平生所学交给“徒”。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中国茶界应该建立研究消费者的“研究院”,而不要把过多资金投入到圈地、拼资本和建博物馆(有一个真正的茶叶博物馆就够啦!),甚至搞些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的“研究”。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年轻消费群体不喝茶,新茶饮也可能只是刮一阵风,看到这些说法,我同样报之以呵呵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就说年轻人不爱喝茶而只爱喝饮料,云云,那你想想,立顿的产品都卖给了谁?
做茶的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吸引来了年轻人加入团队,还要考虑年轻人的生存现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后继有人”。很多靠茶赚了钱的“茶人”,只想给自己搂钱,不想让跟着TA们的兄弟姐妹发财,这样的“茶人”,你想让年轻人靠“买情怀”而喝茶,你自己想想都能笑掉大牙。
同样,我们的某些研究“砖家”,真的不如一块上好的砖茶!我曾在一次专门的茶业会议上听过一位某大学教授的报告,所谓的“一带一路”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在网上都能搜到,这样的“研究成果”对茶界有何益哉?我们郑重其事地跑去参加会议,煞有介事地拿出笔记本和手机又是记录又是拍照,结果收获到的东西度娘一下就能知道……难道我们的智商税还交的不够多么?
还有一点:部分人认为中国茶企“干不过”立顿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国茶企不够现代化和工业化。这个说法这两年特别流行,看上去像是新的“研究成果”,其实早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里就分析过,中国茶要走西方工业化的路子。这在那个年代自然是非常先进的思路,但是现在反过来看,兴许有点“过时”。
我这绝非挑战先辈的权威,只是就事论事。有关这一点要一分为二地说。
第一,工业化是不是真的“文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拥抱工业文明以后,“万丈高楼平地起”,但是好地皮基本上都盖成楼了,工业文明没有完全兴起的时候,人口红利还能发挥作用,大家进了城还能进厂工作,最起码不会让一家人挨饿。可是当下的工业化,它的含义又不一样了。生产线上可以用机器人操作,那么大活人就“多余”了。在一座不大喜欢用活人而喜欢用机器人的城市,只想让活人消费而没有工作可做,这样的“危险性”到底有多高,难道还要我这样的小屁虫分析出来吗?
诚然,当年英国的殖民地产茶国早已上线了工业生产,可是你仔细看看,顺便再仔细想想,为什么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这些国家的茶叶产量的确逐年增加,但是经济发展始终赶不上中国?难道中国的茶叶库存还不够“吓人”?所以用“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这个理论依据来思考中国茶现状,它同样能讲得通全盘工业化并不能保证振兴中国茶的问题。
第二,对一个传统行业来说,拥抱全盘工业化文明到底意味着什么?车间保证或力气活可以“工业化”,茶园管理也可以“互联网化”,但是你连炒茶制茶都要“工业化”,那么中国茶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体现?难道只有价格么?过去很多年里,茶圈一直在打价格战,结果是什么?最基本的制茶工艺全盘工业化,最直接的损失就是我们的“匠人精神”就会随之消失。这给喜欢捣鼓茶文化的中国茶界来说,实在是一件“憾事”!
不重视自己的价值,不反思自己的得失,不总结自己的问题,反倒要一股脑儿全盘工业化最为传统的工艺之一,这首先就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思路。试想,当时“国父”提出这一理论,那是在整个茶业都陷入低谷的情况下。今天呢?我们的茶企并不缺钱,也不缺少唯利是图者的“投资”。“该工业的地方工业,该传统的地方传统”,这或许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综上,这类文章的“推测”,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我认为还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对2020年以后的茶业发展并没多大实际意义。如果说中国茶要再迎来一次洗牌,那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众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之后。国际市场倒逼中国企业实现符合他们标准的生产模式,这看似严酷,其实也有好处。如果我们从茶园到茶杯都满足了所谓的“国际标准”,而老外仍然不满意我们的产品,那我们不做他们的生意也没关系。
但是,要我说,全球化是谁都挡不住的世界性趋势。而这,恰恰就是西式工业化的结果。那么,我们能否坚守一部分传统(也就是真正的“匠人精神”),这才是中国茶最为尴尬的地方。至于没有品牌、生产工艺不达标,以及年轻人不喝茶等等说法,不但对振兴中国茶毫无意义,而且还能起到“反作用”。
振兴中国茶的核心问题在于,既要转变自身是思路和固化认知,还要扭转或再次刷新国际消费者对中国茶固化的理解和认知。中国茶业现在最缺的就是找到一个重新走向世界市场的突破口。很显然,“一带一路”就是个不错的倡议,但是真正拥抱这一倡议的茶企又有多少?喝中国茶的人不少,可你看无论内外说中国好话的有几个!
那么,我们的中国茶到底怎么了?这跟一直以来某些所谓“茶人”的不够“精行俭德”有很大关系。我们能留给后人的到底是一片“神奇的树叶”还是“生气的树叶”,你只看死不要脸的炒作就能想得来一二;炒完股来炒房,炒完房来炒茶,只有最不要脸的贪婪虫才做得出这种事情!
所以,振兴中国茶,绝不能靠不断重复各种“猜想”,而要真正具备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侠客风行天下的豪气,还要有真茶人诚实守信的底气——漂漂亮亮走出去,风风光光收回来——国际化是必然,而工业化很可能只是个“偶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imeiti/chawenguan/7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