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是属于什么茶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这款大红袍品质不好,因为它没有母树大红袍的刚猛!   《1》

  这款大红袍品质不好,因为它没有母树大红袍的刚猛!

  《1》

  看了段茶友分享的视频,很有趣。

  是一评茶师品鉴大红袍。

  本来嘛,现在社交网络这么发达,三五个评茶师发表自己的作品,也无伤大雅。

  观点分享,图个自在。

  虚心学习,一惯是笔者的宗旨。

  孔夫子说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是学习的精髓。

  带着一百分的期待值,点开视频。

  最后,却带着一百分的失望值而归。

  听了评茶师的一句话,把人雷到了。

  “这款大红袍有明显的桂花香,和奇兰是同一种风味。”

  奇兰=桂花香?

  这……真是专业的评茶师?一个尺度没把握好,成了“砖”业。

  这位朋友,您的岩茶,喝的还不够多。

  更雷人言论还在后面。

  “初步认定,这款大红袍不好,水太过阴柔了,没有母树大红袍的刚猛。”

  小妹拜服。

  一句话,槽点满满。

  第一,他判断大红袍好与否,是根据茶汤是否轻柔这一项而定。

  第二,他竟然把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和母树大红袍做对比。

  一句话,两个致命槽点。

  有些话,真的是不吐不快。且用专业的角度来说说,这位朋友,哪儿出错了。

  《2》

  大红袍品质好与否,只看汤水?

  荒谬。

  先说大红袍好坏的判断。

  如评茶师所说:“大红袍的水,柔和,还属于阴柔。”

  说白了,就是茶汤给味蕾的感觉,是平和的,顺滑的,没有太大的刺激感,喝到水里,温温柔柔的。

  就像江南的女子,吴侬软语,十分舒服。

  而茶汤的性格,是多变的。

  它也会有刚猛的时刻,比如种植在向阳处的茶,普遍有茶汤味道刚毅、猛烈等特点。

  若是要对比,画风便是从烟雨朦胧的江南,切换到苍茫辽阔的隔壁沙漠。

  那汤水是否阴柔,能作为茶叶品质好坏的判断标准吗?

  当然不行。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属于什么茶

  《3》

  大红袍品质,该如何判断?

  虽然有点落入俗套,但大红袍品质的判断,依旧要结合色香味,也就是外形、香气、口感等指标。

  在岩茶的国标里,也明确规定了的品质判断标准。

  形

  形,即要看大红袍的条索表现。

  品质好的大红袍,条索是紧结的,匀整的,壮实的。这三个关键词,描绘出大红袍的条索模样。

  从外形入手,初步判断大红袍的等级。

  香

  国标中所描绘的大红袍香气,具备“锐”、“浓长”、“幽”、“清远”等特点。

  锐,意指锋利,香气锐,即香气要有穿透力,而非软弱无力。

  浓长,即茶香浓郁,悠长,持久。

  幽,可理解为深邃,这是茶香给人味蕾上的触感,香气是深邃的。

  清远,即茶香要清爽,纯净,干净,悠远。

  并且,这些香气特点,不仅在杯盖上可以体会到,在汤水中也能轻松感知。

  这才是好茶。

  味

  国标中的滋味,它的品质特征是:岩韵明显、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余香。

  岩韵,可理解为“香清甘活”、“岩骨花香”。

  入口,大红袍是能够感受茶汤是劲道的,感觉是有茶气的,有骨鲠的。并且,伴随明显的香气。

  这些香气,或是花香,或是果香。

  汤水在有岩骨花香的同时,茶汤还是醇厚的,茶汤的稠滑的,厚重的,茶汤的回味甘甜、爽口,香气持久,挂杯处可以嗅到明显的香气残余。

  色香味都满足上述的需求,才可以判定大红袍的品质。

  三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单纯看其中一个指标,都无法准确判断大红袍品质。

  管中窥豹,也只能见其一斑。

  《4》

  母树的大红袍,是刚猛的味道?

  视频中的评茶师,判断大红袍的优劣,方式也很简单。

  “和刚猛的母树大红袍相比,这款茶太阴柔……”

  一句话,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哇,喝过传说中520万一斤母树大红袍哎,果然名不虚传。

  然后,有点常识的朋友都知道,母树大红袍它已经不再采摘,即便富可敌国,也喝不到。

  520万,只不过是世人YY出来的价格罢了。

  母树的风味,到底是如何,无从知晓。

  它是刚猛的吗?

  未可知。

  它是温柔的吗?

  未可知。

  它的风味,也只能成为当代茶人,遥不可及的梦。

  但我们可以从纯种大红袍的风味里,去猜测母树大红袍的味道。

  兴许,它也像奇丹一样,是木质香的,工艺精湛到家的,还能做出桂花香。

  然,这也不能代表母树大红袍的全部。

  用母树大红袍来背书,为的是提高档次。但要是没用好,则会让人觉得“把牛皮吹破了”。

  《5》

  母树大红袍,可以说是岩茶圈里,现象级的存在。

  它因不可采摘,只能高高悬挂在九龙窠崖壁上,成为网红打卡景点之一。

  虽说母树大红袍的风采,我们无法感受。

  但喝一泡像样的大红袍,并非难事。

  喝大红袍呢,也要有正确的认知,所谓的520万一斤的母树大红袍,不过是有心人的手段。

  喝茶,需理智。

  至于说母树大红袍是刚猛的,保留意见。

  而纯粹通过汤水就判定大红袍优劣,这个做法,并不可取。

  瑞尚茶业整合六大茶类数十处原产地资源,破除原产地边界限制,立足茶叶本身,专注茶叶的线上销售与服务,建立“瑞命、尚诚、知茶、乐业”的互联网茶叶品牌;诚心做正宗茶,珍视每一叶自然茶,服务每一位爱茶者。瑞尚茶业微信:81366879,批发、零售、定制均有,订购电话:15688879247。一两也有批发价,百类皆是精品茶。喝一杯好茶,不枉真心一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imeiti/chawenguan/78884

(0)
上一篇 2020-02-10 11:32
下一篇 2020-02-10 12:36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白茶是全发酵茶是不是

      生活中有很多爱茶人,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喝茶。像绿茶、花茶以及青茶等就是这些爱茶人最喜欢茶叶品种。如果你也是一个爱茶人,你有没有听说过白茶呢?它也中国六大茶叶种类的重要成员,虽然在…

    2020-11-11 茶文馆
    717
  • 政和白毫银针制作手法

      白毫银针的采制有其独特之处,原料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的春茶嫩梢一芽一叶整个初精制过程,既不同于绿茶杀青、揉捻,也不同于红茶发酵、揉捻。所制的成茶品质优异,汤味醇厚,香气…

    2020-01-19 茶文馆
    1.0K
  • 2020春茶已至,信阳毛尖如何跨界“破圈”受青睐?

    这几天,茶园里的嫩草开始萌芽,风吹进屋里多了些清新的滋味;网购的柑橘也到了,剥开的瞬间,汁水顺指尖流淌,空气里溢满香气;矜贵的香椿,也悄悄上线,一想到香椿炒蛋的香气,就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信阳浉河港人家的腊肉配上新下的春笋,简直要鲜掉眉毛;还有最令人期待的春茶也要上市了……

    2020-03-05 茶文馆
    834
  • 茶友们所说的栽培型、野生型古茶树该如何区分

    前言: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文献,有人说是《茶经》中记载的“神农氏”用茶解毒的故事,也有人说是西汉的《僮约》,三国的《广雅》。但毫无疑问,茶作为东方之瑰宝,历史悠久,是许多人津津乐道之佳品。然而什么对于茶友们常说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又应如何区分,功效又有什么不同呢?

    2020-04-18 茶文馆
    877
  • 白牡丹属于发酵茶吗

      在我们的身边,应该很多的恶人都听到过白牡丹茶,但是很多的人都会误以为白牡丹茶,但是事实上,白牡丹茶属于白茶,是一种发酵茶,是一种对于采摘、制作有着严格规定的优质茶叶!具体如下!…

    2020-03-09 茶文馆
    1.0K
  • 名人与茶 | 当代著名茶学家陈椽与蒙顶山茶

           当代茶界泰斗中,撰写过蒙顶山茶文章的大家不在少数,著名茶学家陈椽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其主编的《茶业通史》中写道:“我国最早的茶事记载都在四川……;西汉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手植茶树……;是我国植茶最早的证据”。这一论断奠定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地位,对蒙顶山、蒙顶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0-03-07 茶文馆
    640
  • 解读 | 关于普洱熟茶发酵你了解多少?

    普洱茶的发酵是温度、湿度、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质在于在数十天时间中,通过调控发酵温度、湿度、时间等因子,加快茶叶性状与内涵物质的转变,最终使生茶的“慢熟”成为熟茶的“快熟”。 …

    2020-07-11 茶文馆
    892
  • 罗布麻茶的副作用是怎么回事,可以长期喝吗

    罗布麻是夹竹桃科茶叶花属作物,为多年野生草本韧皮纤维植物。从南朝的《胡恰百病房》到当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先后有十余部医学巨著都对罗布麻叶降压清脂、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有详实、肯定的记载。

    2020-05-26
    1.6K
  • 福鼎白毫银针的产地

      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七之事》曾引用隋代《永嘉图经》的一句话:“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县东三百里是大海,应为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就是福鼎(…

    2020-09-06 茶文馆
    874
  • 茶叶冷知识:世界上有专门的绿茶树、红茶树、白茶树吗?

    看到一个前天的热搜话题差点把我笑岔气了,上热搜的内容是这样的: 看到这么多人转发、评论、点赞,我也是“大震惊”啊!甚至震惊之余还有回响。 翻看了一下评论,有人知道,有人蒙圈,发现这…

    2021-03-01 茶文馆
    683